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由科大培育之醫療科技初創企業 PanopticAI及SmartCare與港怡醫院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驅動的病人護理方案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培育的本地醫療科技創新公司-全境智能有限公司(PanopticAI)及SmartCare 與港怡醫院締結重要的合作里程碑。合作協議簽署儀式由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 、IHH醫療集團首席執行官 Prem Kumar NAIRs醫生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劉會平博士見證,標誌著三方在人工智能驅動護理方面的策略性合作,共同發展並應用智慧診所方案於港怡日間醫療中心,而該中心將於2025年年底啟用。此項合作體現了科大和港怡醫院致力將卓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並透過大學強大的創業生態系統促進醫療領域的進步。
在此項合作協議下,PanopticAI(科大的衍生公司)和SmartCare(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孵化創立)將會結合各自的尖端技術,並應用在位於金鐘、全新的港怡日間醫療中心。三方旨在透過開發及推行人工智能輔助的數字化臨床工作流程,將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醫療服務,從而提升服務及營運效率,並提供無縫銜接的個人化病人體驗。
此項三方合作將結合PanopticAI的非接觸式生命體徵監測技術及SmartCare應用多模態語言大模型、以病人為本的診療平台,為港怡日間醫療中心開發一套整合方案。在合作首階段,智慧診所方案的主要功能包括病人求診前的相關人工智能流程,例如網上客戶服務、網上預先登記、病人分流等,港怡日間醫療中心將會試行方案,並作為未來或擴展至港怡醫療網絡診所及其他服務之藍圖。
作為全球創新及創業的領導者,科大透過其企業孵化計劃、創業指導及種子基金,為兩間初創公司提供重要支援。PanopticAI 源於科大在生物醫學與人工智能的跨學科研究,而SmartCare則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浩教授領導的智慧醫療實驗室(SmartLab)開發,充分運用大學在多模態語言大模型及改善臨床工作流程方面的突破技術。
新聞
科大與兩大山東上市藥企簽署合作協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與山東兩大醫藥上市公司:綠葉製藥集團(綠葉製藥)與博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博安生物)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前沿協作、成果轉化及人才培育,以支持科大發展醫療科技及申辦「香港生命健康研發院」等策略舉措。
深化前沿醫藥研究及人才培育合作
綠葉製藥是專注於創新藥物研發的領先中國醫藥企業,近年於中國內地、歐美、日本等主要醫藥市場成功上市13款新藥,在中樞神經系統(CNS)治療領域居領先地位。其子公司博安生物則是一家全面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特別聚焦研發腫瘤、自身免疫、眼科和代謝疾病新藥及治療方法。根據協議內容,科大將與兩所企業就臨床前及臨床研究、前沿科學領域探索、人才培訓及交流和科研成果産業化等範疇展開深度協作。
其中,科大與博安生物將特別聚焦開發新型抗癌藥物和癌症新療法;與綠葉製藥則會集中研究神經科學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療法,以及先進藥物遞釋系統。此外,兩家企業亦將支持科大培育醫藥創新領域人才,為學生提供研究和實踐的產業基地,並提供相關科研技術落地應用平台。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樂見與兩間公司達成多領域合作,他表示:「科大一直致力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積極搭建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完善產業鏈。我們長期深耕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究,近年更積極拓展醫療創新合作網絡。我們期待,透過結合AI與生物醫學的交叉優勢,科大可與兩家企業攜手協作,進一步推高產業化能力,並共同探索智能藥物開發、數據驅動的臨床研究等前沿方向,加速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為全球帶來更精準、高效的醫療方案。」

新聞
科大獲AGC Asia Pacific Pte. Ltd.及SKSE Inc.捐贈 支持智能建築集成光伏系统(BIPV)研究計劃(只供英文版本)
HKUST has received an in-kind donation from AGC Asia Pacific Pte. Ltd., a global leading glass supplier, and SKSE Inc., a Korean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This collaboration was formalized during a signing ceremony held at HKUST on April 10, 2025.

新聞
邁向零碳:科大公布減碳藍圖 創本地大學先河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推出《淨零排放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此為香港高等教育界中,首份採用多管齊下策略的綜合行動綱領,旨在推動於2045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的願景。科大將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帶來的發電收益,共投放3,000萬港元資金,進一步推動減碳研究,並於校園應用各項創新減碳方案。
經過廣泛諮詢後,科大訂立進取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包括在2035年減少50%溫室氣體排放,並於2045年實現全面淨零排放1。事實上,科大自2014年推出首份可持續發展總體規劃以來,已成功減少34%的溫室氣體排放,為是次推出的《行動計劃》奠下成功的基礎。
科大《行動計劃》最重要一環,乃推出《淨零建築標準》,為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築訂立嚴格設計和運營指引,相關規定更超越香港最高的綠色建築認證要求。其中,預計於2025年落成的李家誠創科大樓將成為本港隱含碳最低的建築之一,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當量低於500公斤,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非住宅建築基準低30%。2
此外,科大承諾在未來八年投放3,000萬港元,以「生活實驗室」模式,於校園內應用嶄新減碳意念與方案。這筆資金有部分來自大學參與「上網電價」計劃所帶來的收入,科大校園設有2.5兆瓦太陽能光伏系統,為本港大専院校最大規模的同類型發電系統。
科大副校長(行政)譚嘉因教授表示:「面對氣候變化議題,各大學均需展現其領袖風範,為此重要議題貢獻力量。科大的《淨零排放行動計劃》涵蓋大學運作的不同層面,正正彰顯了科大上下一心,致力以創新思維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期望,透過訂立更具挑戰性的減碳計劃,不僅體現科大對推動創新落地方案的決心,還可激發合作夥伴、業界及政府對此議題作出更深入的討論,攜手應對此一挑戰。」

新聞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代表團
3月13日,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一行,就推進高水準大學建設、高等教育交流與科研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懷進鵬部長對香港科技大學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希望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聚焦國家發展,進一步發揮國際化優勢,加強高端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勝任力的優秀人才,深入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沈向洋主席、葉玉如校長感謝國家教育部對香港科技大學的關心和支持,表示將不斷深化與內地高校的交流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此次會晤中,教育部港澳台辦、高教司、科技司等司局代表出席。參與會議還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行政)龐鼎全等。

新聞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會見香港科技大學代表團
3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北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一行,就國家衛生健康領域的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及成果轉化等進行深入探討。
雷海潮主任在座談會中充分肯定了香港科技大學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 他表示,希望港科大發揮自身在教育、科研及國際化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加快推進醫學教育的創新發展,探索學科交叉融合,培養面向未來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在臨床上的轉化與應用,裨益社會。 同時,他還期待港科大利用國際化的資源和優勢,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治理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沈向洋主席和葉玉如校長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並表示,港科大將全面加快醫學院建設步伐,持續致力於探索醫學教育的新模式,推動醫學科技領域的新突破,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為國家醫學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健康水平的提升貢獻更多力量。
新聞
科大與上實聯合推出「香港生物科技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實)今天攜手宣布成立「香港生物科技基金」,致力促進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為配合政府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願景,香港生物科技基金將聚焦支持科大及社會上的醫療科技初創公司。作為科大「Redbird Innovation Fund (RIF)」旗下首支風險投資基金,香港生物科技基金旨在建立協同生態系統,將前沿生命科學創新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生物醫學及醫療突破,惠及全球人類健康。科大與上實作為基金的種子投資者,以六億港元為基金目標規模,承諾預留至少一半資金專門支持與科大初創的生態圈,包括由科大成員創辦的初創企業、利用科大研發技術的公司,或以科大先進設施作為孵化基地的企業等,以推動香港生物醫學產業的蓬勃發展。
科大校董會副主席暨RIF主席施熙德女士於香港生物科技基金簽署及啟動禮上,衷心感謝上實對科大的信任及支持。她表示:「作為科大RIF首個合作伙伴,上實資本在早期投資生物醫療初創公司、孵化及商業化尖端醫療科技等方面一向獨具慧眼,並擁有卓越的往績。科大深信,通過雙方攜手合作,將能進一步推動本港生物科技、生命科學及醫療保健產業的發展。憑藉學界與業界緊密協作,我們期望履行對社會的責任,為市民創造更能負擔及可拯救生命的醫療技術。」
科大署理校長譚嘉因教授在致辭時表示:「科大一直以卓越研究作為推動創新的引擎。過去,科大成員共創立逾1,800間至今仍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1間成功上市集資的公司。這充分證明世界一流的研究能直接促進經濟和科技進步。今次成立的香港生物科技基金,旨在應對社會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加速將生物醫學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涵蓋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診斷至可持續的治療方法等。透過與業界如上實、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等伙伴合作,我們可共建一個能將實驗室成果落地,造福大眾及改善市民生活的生態圈。」

新聞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會見香港科技大學代表團
3月12日下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一行。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室務會成員向斌参加會見。
夏寶龍主任表示,香港科技大學成立30多年來,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下團結一心,勇於開拓創新,主動攻堅克難,在培養優秀專業人才、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深化兩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夏主任指出,希望科大大力弘揚愛國愛港光榮傳統,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建設,助力香港高等教育發展不斷創造新輝煌。他表示,高等教育是香港的「金字招牌」,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香港高校肩負著服務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著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推動香港由治及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更大力量。
沈向洋主席感謝夏主任對科大的關心和指導,表示科大將全力以赴落實夏主任的期望和要求。他說:「科大上下團結一心,將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成為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蓄水池,同時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國家和香港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葉玉如校長亦感謝夏主任對科大辦學成就的肯定和支持。她表示:「科大自創校以來以服務國家為使命,不斷開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吸引匯聚全球優秀人才,打造兼具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學術高地。未來,科大會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拓展辦學布局,推動包括醫學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通過高水平人才培養、前沿技術突破以及卓越成果轉化,為國家和香港發展貢獻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