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與北京天壇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培育創新型醫學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天壇醫院)今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培育兼具研究和臨床能力的醫學人才,推動前沿科技與臨床醫學的結合,加快科研成果在臨床上的轉化應用。 因應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全球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未來的醫療體系極需研究與臨床治療能力兼備的臨床科學家及生物科技人才。科大和北京天壇醫院是次合作,期冀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培養面向未來的臨床科學家、加速科研成果於臨床上的應用和轉化、以實現推動兩地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根據協議,雙方將於年內推出重點人才培養計劃,獲選加入計劃的北京天壇醫院醫生,將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科大接受科研培訓。他們將有機會參與前沿研究項目,學習最新的科研方法和技術,以提升其科研及臨床實踐能力。此外,雙方還將共同開展包括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研究,積極推動前沿科技於臨床應用的轉化。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此次簽約為科大與內地頂尖醫療機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希望透過此次合作,深化內地與香港在醫學研究及臨床領域的交流合作,以及培育新一代的臨床醫學人才,推動前沿科研成果更快地轉化為臨床應用,為兩地的生物醫學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亦表示:「北京天壇醫院始終致力於培養能夠從臨床發現問題、用科技創新的途徑來解决臨床問題的臨床醫學科學家,這與科大對新一代醫學人才的培育理念不謀而合。只有科研與臨床之間相互促進,提升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應用,才能切實讓更多患者看到希望。我們希望與科大的合作,能夠培養出既懂科研又具備臨床實踐經驗的臨床科學家,助力醫學發展。」 作為香港首家研究型大學,科大不僅具備深厚的研究基礎,亦聚集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學者和專家,尤其在神經科學、遺傳學、生物工程、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械人,多組學和精準藥物發現等領域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此外,科大亦積極推進內地與香港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包括籌劃建立一所國際領先、面向未來的新型研究型醫學院,旨在培養具有研究能力的臨床醫生和轉化醫學人才, 推動前沿技術和醫療領域的融合發展。
新聞
物理學, 發展
科大舉行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戴希獲騰訊公司發起的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成立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就拓撲材料等範疇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工作。實驗室今日舉行揭牌儀式。 出席揭牌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科大理學院院長王殷厚教授、科大物理學系系主任王建農教授、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女士、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李子樹先生以及科大的新基石研究員物理學系戴希教授。 葉教授在歡迎辭中感謝騰訊公司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對科大科研創新的鼎力支持,亦祝賀戴希教授成為新基石研究員。她說:「作為香港首間研究型大學,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創新和科研發展,同時積極通過多種管道,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貢獻社會。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在科大揭牌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代表科大在科研發展方面的承諾,更是對科大在推動卓越創新研究的重大肯定。」 王嫵蓉女士表示:「騰訊公司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成立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透過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支持原始創新和自由探索,希望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作為一個創新、富有特色的民間科研人才資助項目,我們今年在初審階段採用了100%的海外同行評審。很高興今日出席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的揭牌儀式,同時祝賀戴希教授成為第二屆新基石研究員,我們會繼續和包括科大的世界一流大學合作,支持傑出科學家開拓知識前沿。」 戴希教授是科大首位新基石研究員,亦是第二屆入選新基石研究員的三位香港科學家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拓撲材料及強關聯體系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有助開發新材料及解決新材料應用的問題。戴教授在物理學研究領域貢獻卓越,於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8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並於翌年獲該會頒發詹姆斯·麥格羅蒂新材料獎(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2022年獲科大頒授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席。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涵蓋數學與物質科學及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個領域,並鼓勵學科交叉研究。自2022年啟動以來,共選出104名卓越科學家成為新基石研究員。
新聞
突破與創新的一年
突破與創新的一年

2023

新聞
捐款, 環境
科大獲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捐款港幣一千五百萬元 支持環境科學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捐贈港幣一千五百萬元,襄助大學推動科研,特別是環境科學方面的研究和發展。 環境科學、可持續及綠色科技是科大六大研究範疇之一。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捐款將有助大學招募最優秀的人才,透過創新方案來應對環境挑戰及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感謝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慷慨支持,大學將成立「唐君遠環境科學教授席」。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資助了不少上海與無錫的學生,以及當地興建的學校和教學設施。 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唐英年先生表示:「我與我的家族一直非常支持教育,因為教育可提升生活質素、增强經濟福祉以及推動我國繁榮發展。我們關注環境科學的决定,源於我們對建設更美好明天的共同信念。通過支持科大這所卓越的大學,我希望見證更多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促進可持續發展,爲一個更有希望的世界作出貢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唐先生與大學抱有共同願景,以及對科大一直以來的支持表達謝意,她說:「最近超強颱風和暴雨所造成的破壞,明確地提醒我們地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由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這些挑戰迫切地需要智慧的方案以及可持續生活的實踐來解決。我衷心感謝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慷慨支持,該捐贈不僅幫助我們吸引頂尖的人才,加速我們的研究和創新,更有助塑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唐英年先生、太太唐郭妤淺女士及兩人的家庭成員,與科大領導和管理層包括校董會副主席楊佳錩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和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共同為捐贈儀式作主禮嘉賓。 典禮結束後,眾人聽取由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劉啟漢教授和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楊晶磊教授所帶領的兩個研究團隊,介紹他們科研上的突破,以展示大學就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所作出的努力。這些創新成果包括促進可持續生活的智能建築技術,以及一個可提升個人健康的革命性個人化空氣污染監測平台。
新聞
科大獲非凡集團捐款二千萬 支持大學吸引一流科研人才
捐款亦會為30位資深學者的研究項目或設立研究中心等計劃提供創始資金。
新聞
開創新里程的一年
回顧科大於2021-22年的成就和發展。

2022

新聞
科大首位女校長葉玉如就職典禮暨第三十屆學位頒授儀式
科大亦於典禮上向四位傑出學者及社會領袖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新聞
捐款, 大學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為李家誠創科大樓舉行動土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早前獲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慷慨捐贈港幣一億五千萬元,以支持科大的創新和創業發展。為答謝李博士的善舉,科大將校園一幢新科研大樓命名為「李家誠創科大樓」,並於今日舉行動土儀式。 作為大學的新地標,李家誠創科大樓將為科學和工程的不同範疇提供急需的額外設施,助科大進一步推動其科研、業界合作和技術轉移活動。 新大樓位近大學清水灣校園的南面入口,樓高八層,提供約5,100平方米淨作業樓面面積,當中3,500平方米為機械人、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可持續發展及健康科學等的實驗室。這幢大樓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具協作性和創新的學習環境,並為教職員提供跨學科和合作研究的機會。大樓天台亦會安裝太陽能板,以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此外,大樓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李兆基校園和通往鄭裕彤樓的有蓋行人通道,方便穿梭科大校園。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於動土儀式上表示:「創新科技近年已成為香港、以至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亦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十分榮幸能夠支持科大及其創科大樓項目,為不同研究、創業活動提供充足空間,讓同學盡情發揮他們的創新意念,培育更多業界精英,亦希望大樓落成後,能成為大學與業界的合作交流平台,讓各式各樣的新思維開花結果,為香港創造更好的明天。」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我衷心感謝李博士對科大的信任,支持大學興建李家誠創科大樓。我們期望大樓成為科大的『生活實驗室』,為我們的年輕人提供更多追尋夢想的空間,以及一個進行跨學科研究和把科技融入生活的平台。科大未來將加強推動把基礎研究轉化為對社會具影響力的科技,並培育更多初創公司,以建立一個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為支持政府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計劃,科大一直致力為拓展創科及創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活動尋覓用地和資源。李家誠創科大樓的興建規劃,與大學對教育和創新的未來發展願景完美契合。大樓採用開放式設計,配備共用的分組討論區以及功能空間,促進使用者互動和協作,另設有展覽空間和工作坊等,以豐富學習體驗和支持聯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