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聞
科大獲越秀集團捐贈港幣一億元支持大學發展 另獲其贊助百萬元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 「越秀集團捐贈典禮」暨「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贊助儀式」,以銘謝越秀集團(越秀)慷慨捐贈港幣一億元用於支持大學科研創新、培育頂尖人才。集團另亦贊助科大一千萬元人民幣,用於培育穗港兩地優質創新創業項目、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
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先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先生、廣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先生、越秀董事長張招興先生、越秀總經理朱春秀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科大校長史維教授。
越秀是廣州市知名龍頭國有企業,是次捐助對深化穗港兩地產學合作具重大意義。科大與廣州合作由來已久,包括早於2007年就在廣州南沙設立大學於內地的重要科技成果轉移平台—霍英東研究院;去年底更與廣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合作於南沙籌建新校園,為香港、廣州以至整個大灣區的創新科技增添動力。
今次越秀捐贈的一億元款項,將用於推動包括科大的教研發展、跨學科教學和科研工作、開展創新型研究生項目,以及聘用頂尖學者等。至於越秀所贊助的科大百萬元創業大賽總決賽,今年步入第九屆並已易名為「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比賽將以創業為基點,培育並為優秀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帶動創新產業升級。
越秀董事長張招興先生在捐助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對香港科技大學的捐贈,將有助於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交流,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將推動官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共贏。他強調,越秀集團正處於向經營驅動、資源驅動和創新驅動聯動的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階段,通過與科大的合作,集團的企業資本將會與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進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升級。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越秀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謝。他表示:「越秀集團作為廣州市最大的國有企業,成立於香港、長期服務兩地,一向熱心兩地社會公益事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創科中心,產學合作是重要一環。是次捐助,彰顯越秀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長遠承諾和持續發展,亦有助進一步支持科大發展、人才培育和知識轉移。」

新聞
科大獲邵氏基金會捐贈港幣一億五仟萬元 逸夫演藝中心舉行動土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為其多功能大禮堂舉行動土儀式。大禮堂將成為科大的新地標,不僅為舉辦大型活動提供場地,更令大學的教學和文化活動得以增添寶貴的空間,為同學、教職員及校友帶來更豐富的校園生活與學習體驗。
多功能大禮堂得以落實,全賴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一筆港幣一億五仟萬元的慷慨捐款。科大建校以來,一直欠缺舉辦大型音樂與藝術表演及畢業典禮的活動場地,一直為大學成員帶來不便。
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的多功能大禮堂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可作展覽、活動及儀式之用,亦可作為音樂廳與表演劇場。禮堂也提供地方進行研討會、排練,以及小型表演,更設有學習室、咖啡廳以及室內室外的聚會空間等。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科大將新禮堂命名為「逸夫演藝中心」,以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並將大禮堂外的公共空間命名為「邵方逸華廣場」,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夫人。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於動土儀式上表示:「已故邵逸夫博士為善不甘後人,以其仁風善舉及在演藝界的非凡成就,聞名於世。單在香港及內地的大學和院校,獲邵博士贊助的項目便有6,000多個,將來亦會繼續增多。科大這棟優美的多功能禮堂,定必進一步提升科大的文化及藝術教育。」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則謂:「基金會與科大的合作可追溯至2004年,科大為邵逸夫獎的得主舉辦講座為起始。邵逸夫獎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乃邵博士另一項重大的貢獻。大學今日與基金會的合作關係更深更廣,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作為一所以科技為本的大學,藝術與文化教育獲得全校廣泛的愛好和支持。這座美輪美奐的演藝中心落成後,將有助大學及其周邊的社群加強推進人文教育的發展。」
逸夫演藝中心是一座先進的橢圓形建築,擁有高中庭空間,採用懸臂結構及以世界一流的傳音效果設計。中心由三個重疊的橢圓形環組成,圍繞著建築物的雕塑核心,型成無縫融合,更可為大樓遮蔭擋雨。作為超大型的遮蔭篷,環形結構可以大大減省能源消耗,有助中心獲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
逸夫演藝中心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完工。

新聞
李嘉倫學生啟導中心正式啟用 鼓勵互助文化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慶祝李嘉倫學生啟導中心(啟導中心)正式開幕。中心專為提供學生啟導服務和舉辦相關活動而設,藉以推廣校園互助和關愛文化。
啟導中心以已故李嘉倫博士命名。李博士於2008年以訪問學者身分加入科大商學院,繼而成為兼任副教授至2014年。李博士深受愛戴,對學院和本科生教育貢獻良多,尤積極提倡啟導活動的價值,除可發掘學生潛能外,亦有助他們認清個人目標及專業理想。
李博士的家人成立李嘉倫博士紀念基金,繼續奉行她的價值觀及信念。在基金慷慨捐出港幣二千萬元下,學院得以成立啟導中心,並推出一系列學生啟導活動,延續李博士對推動啟導活動的精神。
李嘉倫博士紀念基金代表李嘉輝先生表示:「我們這紀念基金深信啟導的正面價值,有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真正潛能,為他們的個人成長及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我們很高興能見證啟導中心的啟用,除聯繫學生外,更透過不同啟導活動,為他們提供互相學習、互助互惠的平台。」
啟導中心位於商學院李兆基商學大樓,設有兩層共享空間。兩層之間以樓梯連接,內設學習共享空間、會議室和諮詢室,為學生營造友好輕鬆的環境,並以作為啟導活動樞紐為目標。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在啟用儀式中感謝李博士的家人,並表示:「科大鼓勵互助友愛的文化。這筆捐款讓我們得以推動各類啟導活動,幫助學生取得有關學業及未來的實用建議、支持和鼓勵,為科大推動全人教育作出貢獻。」
啟導中心始創總監劉夢琳教授稱:「我們將致力聯繫商學院教職員、學長、校友及企業,支援學生的全人發展,透過啟導中心積極提供多方面的學生輔導服務及啟導計劃,延續李博士對學生啟導及領袖才能發展的熱誠。」
三名學生在中心啟用儀式中獲頒「傑出學生啟導獎」,表揚他們對啟導活動的貢獻。
有關啟導中心:http://klcenter.ust.hk/index.html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曾肇添體育中心 推廣健康生活及節約能源
為答謝曾肇添慈善基金(基金)慷慨捐贈三千萬元襄助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推展全人教育,大學將一幢剛落成的體育中心命名為「曾肇添體育中心」(中心),日前舉辦開幕儀式。
基金代表曾啟政先生於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希望科大能創建一個更強大的運動體育文化,以啟發創新精神﹕「十多年前,曾肇添家族支持科大命名了一個展藝廳;今日,我們很榮幸能見證我們為科大社群於文化及體育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現今世代要求同學擁有健全身心,我期望我們的支持能助科大培養體育精神,使之成為一所全面優秀的學府。」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感謝基金的支持,他說:「科大一直致力推展體育精神及多元的學習環境。大學近來引入新獎學金及入學政策,以吸引更多學生運動員入讀科大。中心開幕得正是時候,我希望這新設施不但能滿足運動員的需要,更能有助我們推動健康生活態度及全人教育的理念。」
中心樓高三層,不但鄰近學生宿舍、兩個游泳池及一個全天候室外田徑場,其海濱選址更營造了一個優美的環境,能吸引同學參與體育活動。中心設有一個相當於標準籃球場的主要場館、一個能放置六張乒乓球桌的多用途室,以及兩個海景健身區。
中心亦採納多項環保設計,包括能減輕室內溫度以降低能源消耗的玻璃外牆,把熱島效應降至最低的高反射性屋頂,太陽能管加熱水系統和動作感測照明系統等,以盡量減少用電。
曾肇添慈善基金於2008年向科大捐贈港幣二千萬元,大學其後將展藝廳命名為「曾肇添展藝廳」,以答謝基金的慷慨捐助。曾肇添展藝廳是科大舉辦不同展覽、表演和工作坊的主要場地。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www.ust.hk)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科大的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4研究評審工作」獲得最多「世界領先」評級,亦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18》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18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華院校之首。
傳媒查詢:
2018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獲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捐贈港幣二億元 促進大學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捐贈港幣二億元,支持大學深化人才培育及研究創新的工作,特別是與機器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大數據相關的範疇。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是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捐款將應用於不同項目,包括設立教授席與獎學金等,有助科大加強推動研究及培養更多人才,促進香港及內地創新科技發展,支持兩地邁向知識型經濟。
碧桂園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先生表示有決心推動香港與內地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他說﹕「我們將投入八百億元興建『機器人谷』,在這個項目上,我們很高興能與多間包括科大等知名院校合作。我和科大有著共同的願景,雙方都希望推動內地機器人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並協助內地與機器人等領域相關的公司,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影響力。我希望這筆捐款可以進一步支持科大培育人才,激發創新思維。」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捐贈表示感謝,他說﹕「楊先生不只為無數家庭建造房屋,更為不少學童—尤其出身自弱勢家庭的同學修建學校。楊先生一直熱心捐獻,務求盡力讓所有學童獲得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今天,他對科大作出的重大饋贈,將讓大學師生得以在一個創新的環境下釋放潛能、發揮所長,並繼續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科大由衷感謝楊先生的樂善好施及其多年來對教育界的貢獻。科大與楊先生方向一致,深信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是推動增長的新動力,所以我們建立這長期及全面的合作關係,促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發展。楊先生的捐贈,將令科大得以繼往開來,在科研發展上取得新突破,並履行我們的使命,協助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及社會發展。」
楊先生於1992年成立碧桂園,公司其後在香港上市,並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楊先生其後進一步把業務拓展至創新科技,於今年七月成立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將會通過在物聯網、人工智能、雲端計算及大數據上的研發,集中發展智能製造及機器人核心技術。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獲潘樂陶慈善基金捐贈港幣一億元 促進大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潘樂陶慈善基金(基金)捐贈港幣一億元,襄助大學推動研究、教育創新及知識轉移的發展。
基金的慷慨捐款將用於成立一個永久基金,支持科大教員與各個學術及研究部門在環境、技術及創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當中包括新成立的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該學部負責統籌一個革命性的新課程,透過與業界緊密合作,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及批判性思維。
另外,捐款亦會用作提升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相關等設施和基建項目,包括科大中央研究設施。另會設立冠名教授席和獎學金,吸引人材,並提高學生對環境相關科目的興趣。
安樂工程集團創辦人及主席兼前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潘樂陶博士認為,香港極具潛力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他表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創業家,我認為自己在推動香港轉型方面,有責任去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我揀選科大作為我的合作夥伴,是因為科大於推展創新科技方面最為突出。我希望是次捐贈能進一步加強科大在這方面的投入,以創造有利的條件,為未來的研究帶來突破,造福人類,回饋大自然。」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潘博士的捐贈表示感謝,他說﹕「潘博士不只是一名成功的工程師及企業家,更是一位可持續發展的忠實支持者。他的堅毅和創意— 不論是在經營業務或提倡環境的可持續性上,皆為不少人帶來激勵。潘博士的餽贈,將令科大的科研發展更上一層樓,為香港及內地的環境發展作出貢獻。」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科大由衷感謝潘博士的信任與支持。多年來,我們的合作已促成多個研究項目,培育了不少人才。科大與潘博士的目標一致,希望可以刺激創新思維,為社會帶來改變,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也是我們今日得以建立這長期合作關係的原因。我們將透過加強研究、教育及知識轉移,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環境,以回報潘博士的慷慨及對我們的信任。」
潘博士於1977年成立安樂工程,公司以業務全面而聞名,於行內具領導地位,服務範疇涵蓋環境、資訊及通訊、建築技術、能源管理、大數據、保安及智慧城市等。潘博士不但全心投入工作,更把這股熱情伸延至慈善事業,於去年成立慈善基金,促進社會公益。潘博士亦擔任多項公職,包括前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及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榮譽會長。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科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全方位推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廣泛滲透大眾日常生活,並應用於各行各業。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成立本港高教界首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於科學、技術、社會、商業及教育領域等各個層面,推展人工智能的全面發展。
中心今日舉辦開幕儀式,逾60名來自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滙豐銀行、建銀國際、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巨頭企業领袖及人工智能界別專家,見證這場盛事。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和中心創始主任馮雁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成為主要創新動力。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乃科大一個重要的策略發展領域,大學除應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發展,亦會就其帶來包括安全、私隱及倫理道德方面等挑戰,尋求應對方法。我認為中心的成立將有助匯聚科大各學系的力量,促進發展惠澤社會的人工智能項目。」
馮雁教授於致辭中表示,科大擁有不同領域範疇的專家,包括語音和語音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數據分析、公共政策、管治、社會和人文科學等,有條件應對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挑戰。她說:「有別於其他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對人類具有貼身的直接影響。近年來,很多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安全、透明度以及保安問題應運而生,如果我們不及早正視這些問題,致力開發有益人類社會發展的人工智能,其帶來的損害將是無可估量的。」
中心未來將與大學四個學院及不同研究中心的教授,合作開展研究項目,對象包括大數據研究所、機器人研究所、人類語言技術中心和深圳研究院等。中心亦將與本港及國際知名的高校和組織合作,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和世界經濟論壇等,積極轉化科大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心亦計劃於科大工學院現有的人工智能課程上,開設有關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的課程。
史維教授(左)、馮雁教授與合作夥伴代表合照。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獲羅桂祥基金捐贈港幣一億元 推進生命科學知識前沿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獲羅桂祥基金(基金)捐贈港幣一億元,襄助科大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
基金的慷慨捐款讓科大得以購置一部現時全球最先進、為結構生物學帶來革命性重大突破的冷凍電子顯微鏡;亦襄助大學設立了「羅桂祥研究基金」,促進科大培育科研人才。為感謝基金對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學將學術大樓的實驗室大樓部分命名為「羅桂祥樓」,該大樓亦會用作安置新購置的冷凍電子顯微鏡。
科大今天舉行捐贈典禮,答謝羅桂祥基金的慷慨捐贈,基金由已故羅桂祥博士於1991年創辦。主禮嘉賓包括羅桂祥基金主席羅德承博士、羅桂祥基金董事羅友禮先生、羅慕貞女士、陳羅慕連女士及羅慕玲女士、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以及科大校長史維教授。科大其他管理層成員亦有出席典禮。
羅德承博士表示:「基金非常高興能與在科研領域領先的香港科技大學,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我相信科大的專家團隊將善用冷凍電子顯微鏡,為他們的研究帶來進一步的突破和發現,改善人類的生活,為社會帶來裨益。我們亦很興奮見證羅桂祥研究基金的成立,它旨在促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國際合作。我們希望大學能繼續利用科技打破界限,成就未來。」
羅友禮先生補充說:「我先父羅桂祥於78年前創立維他奶,當時只有一個簡單使命:製造富營養、美味的飲品來提升公眾的健康。秉承這使命和信念,維他奶從沒間斷地與不同夥伴合作,致力促進社會大眾對健康營養方面的教育和認知。今天,我們深感榮幸能與享譽全球的頂尖大學-科大結為合作伙伴,對於我們的捐款能為雙方未來的長遠合作打下穩固基礎,我們感到欣喜。」
廖長城先生衷心感謝基金的捐贈,他說:「羅桂祥博士的創意、堅毅和勇氣激勵了很多人。今日,科大亦正努力實現一個共同的使命—以創新科技及凡事皆可為的精神拓闊知識領域,促進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憑藉羅博士基金會的慷慨捐贈,科大定會進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質和量,並將致力促進香港與海外研究人員間的學術合作。」
史維教授亦說:「基金自2001年與科大合作以來,先後創建了一個實驗室及多個獎學金,又購置了多項昂貴的儀器推動我們於前沿科學研究方面的努力。基金今天慷慨捐贈的善款,更是我們合作17年以來最大筆的款項,這將推動更多跨學科與機構的合作和互動,為科大帶來更多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