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電子期刊, 刊物用量, 視覺與圖像
E-Journal Usage : 5-Year Trend
Electronic journals are a daily staple of scholarly research. We have done some analysis of how heavily used our e-journals have been. The chart below shows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 downloads and the number of article downloads per student FTE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from 2013 to 2017).
新聞
印刷書籍和電子書, 書籍用量, 視覺與圖像
Print Book vs E-book Usage
The Library recently studied overall trends in physical visits, book loans and e-book usage?...This reveals that users continue to visit the Library for activities other than borrowing physical books.
新聞
本科生, 研究, 教育, 工程學
科大新本科課程「生物工程」 學生透過尖端科技領略探索科學的樂趣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將推出一個簇新的「生物工程」本科生課程,給學生寶貴機會到海外頂尖學府進行研究。課程旨在培養生物醫學技術和大數據範疇的領袖,以支持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這些行業。 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副教授兼本科生課程主任周迎教授說:「生物工程課程在分子層面處理醫療問題。舉例說,課程涵蓋生物材料設計、藥物工程,以及基因組分析。」 教授這課程的,都是生物工程研究的明日之星,他們不斷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 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吳若昊教授正在設計一種微流體的器材,可以捕捉及調控細胞,包括進行單細胞基因組分析。雖然每個微流體器材可以用來研究各種生物的細胞,包括細菌、動物和植物,吳教授的研究重點是人類腫瘤如何生成,最終目標是了解癌症並加以預防。 同系的助理教授黃子維教授正在開發一個新穎的顯微鏡,可以在幾分鐘內確定癌症病人在初步切除手術後是否仍有癌細胞遺留下來。這遠勝於目前的病理學程序一般要一星期才有結果,以致有時候須要進行第二次手術來切除餘下的癌細胞。 吳教授和黃教授都對促進人類健康有很大貢獻。 生物工程課程將於2018年秋季開課。學生必先在「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修改課程選擇期間(7月12至14日)報讀科大工程學(聯招課程編號:JS5200),才可以攻讀這個主修。 周迎教授說:「我們很榮幸可以推出這生物工程課程,將學生放在工程研究的世界前沿,培養他們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
新聞
教育, 工程學, 科技,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推出革命性的綜合系統與設計課程 為全港首個讓學生參與規劃學習內容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推出革命性的綜合系統與設計(ISD)學位課程。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參與學習範疇及課程內容的規劃。教學過程採用體驗式學習,學生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綜合系統研習,學習並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完全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將於2018年9月展開,致力吸納在特定學科領域中具備過人才能或學習潛力的人才,並不以申請人的學業成績為唯一標準。通過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舉辦的四年制課程,學生團隊在教授與學部業界伙伴的悉心指導下,透過開放式專題研習,邊做邊學,獲取設計和系統思維方面的知識,建立專業技能,培養創新創業精神。學生亦可自由選擇研習方法和學習途徑,由傳統常規課程與大規模網上學習(MOOCs)、以至翻轉課堂及網上課堂、甚至自學皆可。 學部署理主任吳景深教授表示:「科技成果的爆發性增長為顛覆性創新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顛覆性創新成果引領新市場,創造嶄新的價值鏈進而推動地區與國家的經濟增長。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正是此類創新成果引領經濟發展的最佳案例。顛覆性創新成果的誕生離不開前沿科學發現與嶄新工程技術的結合,更有賴於一批掌握並能融合不同知識範疇,且具備以人為本精神、了解社會需求的創新者。要培育這種創新人才,工程教育應當具備創業家孵化器的作用,我們的教學方法必須創新,以強化學生的互動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啟發學生對自身能力和特點的認知,激發引導他們的創新潛力。」 隸屬工學院的新學部,正正希望透過小組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技術專才、批判性思維以及敏銳的商業觸覺。此外,學部亦會協助促進不同學科教職員之間的互動,冀激發更多新思維與合作機會。 不少支持學部理念,與學部志同道合的企業,包括騰訊、飛利浦、戴森、大疆和亞德諾半導體等,其資深管理層及工程師也獲邀參與課程之中,就學生的研習題目,提供業界和市場的觀點,以及寶貴的實習機會。
新聞
講座, 個人發展,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alk : Making Choic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Dr. Sabrina Lin, the Vice-President for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 shared he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n making choic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新聞
教育, 工程學,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成立工業工程及決策分析學系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為提升「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IELM),將增設「決策分析」課程,不僅為學生開拓更多就業機會,亦可裝備他們以嶄新視野及專業知識,解決傳統工業面對的難題。 為反映於「決策分析」教研方面持續增加的比重,IELM將重新命名為「工業工程及決策分析學系」(IEDA)。決策分析屬相對新穎的研究領域,涉及到基於統計模型的廣泛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算法、模擬、創意模型及規範分析等技術及工具,為現今社會面對的眾多問題提供明智的決定。 除了將於今年九月開展的「決策分析」新本科生主修科目,學系亦會優化目前研究生課程內容,把重點放在預測及規範分析學方面。預期屆時畢業生不僅能為工程及物流管理等界別帶來新技術及思維模式,亦能為金融工程、顧問工作、風險管理、健康護理、供需分析、產品及服務設計與定價等多個範疇帶來貢獻。 主持學系成立典禮的科大首席副校長史維教授認為,IEDA的成立十分合時,他表示:「香港一直致力轉型為一個以知識及創新為本的經濟體系,我相信新學系及課程的成立,將有助培育具備相關能力的人才,以新技術及思維模式解決本港現時面對的問題。」是次典禮亦邀得兩位傑出學者──IEDA教務諮詢委員會成員暨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統教授David Simchi-Levi,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李國鼎工程講座教授葉蔭宇──做報告分享他們於「實時資源分配在收益管理上之應用」,以及「分布魯棒隨機和實時優化」的看法。 科大工學院院長鄭光廷教授稱,新學系將更有效連繫學生抱負跟社會需求:「除了物流及工程管理外,新學系的畢業生亦能效力於包括銀行、保險、管理顧問、電子商貿、旅遊及休閒行業、健康護理機構等高增值工作。由先進製造業所衍生的複雜議題,亦需要用上決策分析。」

2017

新聞
可持續性, 教與學, 跨學科, 教育
Sustainability Thinking Course Driving Behavioral Change on Energy
A new 3-credit course, ENVR 3010G Sustainability Thinking was offered in last spring semester. This hands-on course was designed for students who woul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sustainable behaviors and apply sustainable thinking in a real-life project.
新聞
科學
Bringing the Perfect Chemistry to Teaching
Dr Jason Chan of the Chemistry Department is passionate about sharing knowledge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but underpinning this obsession is love and respect for chemicals. He might look like an ordinary professor but Dr Jason Chan is a lively spark. The Hong Kong native is in the limelight promoting chemistry on TV shows including TVB’s “Scoop” and “Sidewalk Scientist”. However, he got a start in very humble beginnings, with home experiments in his washroom. “I’m a collector of the elements, and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I was once making bromine, a very corrosive liquid, for my elements collection and after sealing the liquid into glass ampoules, I found one had not been sealed properly,” he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