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1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首位博士畢業生創辦之公司轉往聯交所主板上市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首 位 博 士 畢 業 生 廖 家 俊 博 士 創 立 的 幻 音 數 碼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於 上 週 五 ( 6 月 3 日 ) 由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 聯 交 所 ) 創 業 板 轉 往 主 板 正 式 掛 牌 買 賣 , 新 股 份 代 號 : 1822 。 幻 音 數 碼 為 消 費 電 子 產 品 商 業 化 及 技 術 解 決 方 案 專 家 。
科 大 校 長 陳 繁 昌 教 授 表 示 : 「 幻 音 數 碼 是 科 大 創 業 計 劃 下 首 家 及 最 大 的 上 市 公 司 , 顯 示 公 司 成 績 得 到 認 同 , 實 在 令 我 們 感 到 興 奮 ﹔ 而 廖 博 士 是 土 生 土 長 的 香 港 人 , 憑 著 他 對 科 研 的 熱 忱 和 創 意 、 不 斷 追 求 理 想 、 堅 持 不 懈 , 終 能 成 功 創 業 。 香 港 年 青 人 很 多 都 有 抱 負 和 潛 能 , 我 希 望 科 大 能 夠 培 育 這 些 年 青 人 , 發 揮 他 們 的 創 業 精 神 , 透 過 科 技 創 出 自 己 的 事 業 , 促 進 社 會 經 濟 發 展 。 」
科 大 的 創 業 中 心 特 設 創 業 計 劃 , 為 有 志 創 業 的 師 生 與 校 友 提 供 創 業 支 援 服 務 , 包 括 提 供 辦 公 設 備 、 介 紹 商 界 與 投 資 者 網 絡 以 至 資 金 籌 組 等 。 至 今 , 在 科 大 創 業 計 劃 下 成 立 的 公 司 已 有 40 多 家 。 幻 音 數 碼 是 該 計 劃 下 僱 員 人 數 及 收 益 計 最 大 的 公 司 。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積極鼓勵創業 舉辦2011年創業計劃大賽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昨 天 ( 5 月 17 日 ) 首 次 舉 辦 「 科 大 2011 年 創 業 計 劃 大 賽 」 , 華 健 公 司 憑 廣 泛 推 廣 頭 髮 測 試 技 術 的 商 業 計 劃 , 贏 得 冠 軍 , 而 領 導 科 技 ﹑ 樂 靈 通 及 智 翔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則 分 別 獲 第 二 至 四 名 。 是 次 比 賽 獎 品 總 額 高 達 港 幣 100 萬 元 。
科 大 2011 年 創 業 計 劃 大 賽 主 席 、 科 大 商 學 院 亞 洲 家 族 及 創 業 研 究 中 心 副 主 任 、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課 程 顧 問 及 管 理 學 系 兼 任 教 授 白 亞 力 教 授 說 : 「 參 加 這 次 大 賽 的 隊 伍 多 達 124 隊 , 成 員 包 括 來 自 理 學 院 、 工 學 院 和 商 學 院 的 教 職 員 、 學 生 和 校 友 , 體 現 了 不 同 學 科 範 疇 相 輔 相 成 的 「 同 一 科 大 」 精 神 。 我 們 對11支 決 賽 隊 伍 的 表 現 都 非 常 讚 賞 。 今 年 比 賽 特 色 之 一 是 參 加 者 有 些 已 成 立 公 司 , 有 些 更 有 商 業 實 戰 經 驗 , 科 大 透 過 這 比 賽 進 一 步 幫 助 得 獎 公 司 發 展 業 務 , 推 動 創 業 精 神 。 」
參 與 策 劃 是 次 比 賽 的 科 大 電 子 及 計 算 機 工 程 學 系 的 馮 雁 教 授 說 : 「 科 大 的 使 命 之 一 是 鼓 勵 創 業 , 推 動 社 會 經 濟 發 展 。 工 學 院 一 直 著 重 技 術 研 發 , 並 把 技 術 產 業 化 , 不 少 校 友 和 同 學 已 創 立 公 司 。 中 國 內 地 市 場 龐 大 , 今 次 眾 多 參 賽 隊 伍 均 非 常 重 視 內 地 市 場 。 」
2021
新聞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1 迸發商業創意解決社會問題
應對社會問題成為今年「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的獲獎主題。在躋身三甲的隊伍中,其中兩隊不約而同提出了希望能拯救地球的解決方案。
香港現正努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今年百萬大賽的兩支學生獲獎隊伍,就分別提出了通過回收剩餘麵包,以及製作可與食物一併吃掉的餐具的方案,以求協助減少城市垃圾。至於另一支隊伍則研發了一款即時、非入侵性且便捷使用的技術來監測運動員的壓力和肌肉疲勞水平,以保護他們避免因過度訓練而受傷。三個獲獎隊伍都已和業界展開合作,將成果商品化。
儘管疫情肆虐,今年的大賽仍然吸引了185支隊伍競逐,數目乃自2011年賽事首辦以來最多。大賽從最初在香港舉辦,至今已擴展到其他七個賽區,覆蓋澳門、北京、廣州、深圳、佛山、中山和長三角,包括香港在內的各個賽區的勝出隊伍,將於稍後進行總決賽。

Stories
張雲飛:沉着破浪的無人船領航人
雲洲智能的始創人及董事長娓娓道出他如何把個人興趣轉化成專門製造无人船艇的初創獨角獸。新發明為世界帶來進步,輝煌成績的背後,是由研發到市場認受一路走來的探索之路。作為無人船行業龍頭的張雲飛﹐十年前沒有預計過自己的興趣能發展成今天的獨角獸企業,張雲飛的創業歷程值得有志投身初創的年輕人借鑒。張雲飛自小熱愛船艇,還是小學生的他,在父親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做起了航模。在深圳實驗中學就讀時,加入了學校的航模隊、科技組,課餘跟同學一起做模型、參加科技作品大賽。對發明的熱愛一直延續到大學,四年後,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在香港科技大學成為同窗,決心要做比航模更先進的東西。在共同的目標、不同思維的碰撞下,第一艘無人船從清水灣起航了。這艘無人船是拿航模改造的,裝上感測器,搭載上儀器設備,就能測試水質相關的參數。「當時我們只是單純地想學以致用,嘗試用無人船艇檢測水質參數,沒想太多太遠。 」後來他與團隊參加多項創新創業比賽,屢次獲獎,無人船的概念與技術得到認同,也令張雲飛和團隊逐漸對產品性能、市場定位、市場需求等概念多了認識,對創業多了想法。不過他們意識到,按照自己意願開發出的功能,只局限於比賽的舞台,規模也受限制,未必符合市場需要。「十多年前市場上根本沒有無人船這方面的資訊,更枉說需求,沒有直接用戶,沒有供應鏈、產業鏈,一切都空白。」團隊認為當刻不應急於創業,先做好開發市場方面的研究,產品要成功必先要有人問津。2009年,張雲飛團隊先後前往十多個省市地區,包括雲南、四川、廣西、江蘇、浙江、湖南、北京等,專門針對海水污染特別嚴重的地方,研究將無人船應用於水質監測和海洋清理,探索這方面的市場商機。團隊積極聯絡當地的環保部門,更設法拜訪環保和水利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從需求、功能、市場容量等多個維度去研究,歷時一年的探索最終得出結論:有市場,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