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聞
研究, 獎項
工學院院長榮獲研究傑出獎(只供英文版本)
鄭光廷教授榮獲2020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
新聞
獎項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及榮譽大學院士予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向五位傑出學者及社會領袖頒授榮譽博士,並向五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表揚他們的重大成就及其對社會的貢獻。典禮由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科大校長史維教授主持。今年的榮譽博士及榮譽大學院士分別為(按英文姓氏順序排列): 榮譽博士學位得主: 麻省理工學院羅伯特•哈斯蘭化學工程教授兼物理及化學系教授Arup K. CHAKRABORTY教授–工程學榮譽博士 科大院長資深顧問兼金融學系榮休教授陳家強教授–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 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疾病分子生物學講座教授兼學院神經內科研究院轄下的英國認知障礙症研究所首席研究員John HARDY教授–理學榮譽博士 樂聲物業投資有限公司及新加坡卡爾登酒店集團董事會主席李達三博士–社會科學榮譽博士 芝加哥大學中國現代史大學教授彭慕蘭教授–人文學榮譽博士 榮譽大學院士得主: 羅義坤先生 利子厚先生 羅友禮先生 施家殷先生 王嘉陵教授 簡歷:
新聞
土木及環境工程, 物料, 基礎建設
三名工程學院學者榮獲傑出科研成果獎(只供英文版本)
三名工程學院學者榮獲傑出科研成果獎(只供英文版本)
新聞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 年輕工程師
施凌教授獲選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青年科學家(只供英文版本)
施凌教授獲選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青年科學家
新聞
女性工程學, 女性/性別, 程式設計馬拉松, 綜合系統與設計, 學生創新
For Women, By Women (只供英文版本)
Mashiat Lamisa (third right) and her teammates Ilana Zimmerman (second right) and Dama Correch (third left) received the Empower Women Through Technology Prize at the cmd-f all-female* hackathon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新聞
商業, 企業管理, 獎項及排名, 女性/性別
科大商學院在性別平衡方面表現卓越
根據20-FIRST的分析,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 (科大商學院)在世界二十間頂級商學院中的「性別平衡 – Gender Balance」表現卓越。 國際顧問公司20-FIRST以推廣性別平衡和機構效率為主。該機構認為商學院有助推動企業實踐性別平衡,而其教職員亦能影響畢業生的思維,為商界注入有關動力。在分析的20間頂級商學院中,科大商學院的女教職員比例最高(30% 女教職員/ 70% 男教職員),比例較哈佛商學院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 這分析根據過去兩年《金融時報》全球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排名的數據進行。結果亦指出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商學院中,11間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生在男女比例取得平衡(即其中一個性別的學生人數最多佔60%),而科大商學院的相關課程女生人數上升7%(37% 女學生 / 63% 男學生),增幅為各課程之冠。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 讓兩性有平等機會作出貢獻和在決策過程中提出意見,對社會整體有莫大裨益,並有助提升整個地區的經濟表現。 他指:「商學院有責任推動商界性別共融,作為國際領先商學教育學府,我們不僅致力向未來商界精英灌輸多元文化和開放包容的重要性,同時在推廣性別平衡上擔當積極的角色。」 此外,適逢國際婦女節將至,商學院日前亦公布了一項有關性別的研究結果,探討投資者的性別是否影響其所獲得的投資意見。 該研究由Utpal BHATTACHARYA教授和其團隊負責,調查了全港所有服務散戶投資者的65間金融諮詢機構,嘗試評估投資建議與性別之間的關係。 科大商學院一直努力吸引全球精英,推動平等就業和教育機會,加上這項研究,彰顯我們對共融文化的承諾。

2019

新聞
獎項及排名, 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環境工程學: 環境可持續性
趙天壽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張英燦工程及環境學講座教授、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講座教授兼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教授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令科大中科院院士的數量增至五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於科技研究領域上所頒授的最高學術榮譽。只有在科研方面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方可獲得提名,候選人更必須在其競選的學部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方可入選。在今年新當選的64名院士與20名外籍院士中,趙教授憑籍其於工程熱物理及新能源領域的成就而入選,是本港於技術科學學部中唯一一位當選的院士。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祝賀趙天壽教授獲此殊榮,認為趙教授的卓越成就再一次肯定了本港學者在推動科技發展上的貢獻。趙教授對今次當選深感榮幸,並表示將繼續致力推展他於熱質傳遞理論、燃料電池和液流電池方面的研究。 透過融合熱質傳遞和電化學耦合理論的跨學科研究方法,趙教授致力探索電池儲能系統中有關材料與系統結構組合的最佳形式,以實現儲能裝置在性能、壽命和經濟性方面的革命性提升。他最近成功研製了一種突破性的可充放電液體燃料。由於該液體電燃料的儲能系統能隨時隨地將太陽能及風能儲存到可回充的液體電燃料中,並能同時提供穩定電力,其效率因而較目前市面常見的釩液流電池高出兩成,而功率密度更是傳統氫燃料電池的兩倍。 趙教授多年來獲得多項國內及國際級榮譽,包括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香港科大工程學傑出研究成就獎及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與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會士、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傑出青年學者及基金得主,其發表的論文高達350多篇。 趙教授在天津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他於1995年起任教於科大,其間不斷獲晉升,至2011年成為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 科大其他中科院院士還包括: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兼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張鑑泉理學教授兼化學系講座教授唐本忠;嘉里理學教授、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以及數學系講座教授勵建書。今年入選中科院最年輕院士的孫斌勇博士,亦是勵建書教授在科大的前博士畢業生。
新聞
機械人學, 獎項
Hong Kong's First Winning Humanoid Robots Dancing to K-pop (只提供英文版本)
HKUST became the first Hong Kong team to win in sports dance category of Intelligent Robot Contest in Se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