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回應教資會資助課程學費調整事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知悉特區政府教育局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有關分階段調整受資助學位課程學費的決定。
作為八間受教資會資助的院校之一,科大理解是次向上調整學費的政策,是源於大學學費在過去20多年來未有調整 ,令資助學位課程回收成本的水平不斷下降。大學相信政府在考慮學費調整幅度時,已綜合審視香港經濟的發展狀況、不同家庭的負擔能力 ,以及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承擔,從而確保本地高等院校能持續提供優質的教育。 科大會因應政府最新的學費政策,作出相應配合。
科大設有不同類型的學生資助計劃,同學如有財務上的需要,可向大學提出申請。此外,科大亦提供多元化的獎學金,嘉許成績優異,以及在運動、藝術或創新創業等非學術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獎學金不設得獎人數上限。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並有12個科目躋身《2024年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更位列全球第10,為本地大學之首。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本年六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1,747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4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新聞
科大宣佈委任譚嘉因教授為副校長(行政)
譚嘉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佈,委任譚嘉因教授接替龐鼎全教授出任副校長(行政),由今年7月1日起生效。
譚教授是全球頂尖學者,服務科大逾三十年,成就斐然。他屬全球頂尖百分之二的資訊系統學者,亦是科大最常被引用的商學教授之一。譚教授早於1992年加入科大,參與工商管理學院創院工作,現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兼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講座教授。 他曾任科大多項要職,包括資訊與系統管理學系主任、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協理副校長(學術),和首任本科課程院長及學務長。
譚教授亦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在香港政府、本地組織與全球商業教育機構中出任公職,於商界和學界擁有豐富人際網絡。他現為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主席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國際方面,譚教授現為世界兩大商學教育資歷認證機構﹕國際管理教育協會和歐洲發展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他亦曾出任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主席以及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
作為下一任科大副校長(行政),譚教授將主要負責籌劃及管理包括人力、財務、校園服務、資訊科技及其他資源等範疇,以及大學整體資源的策略性發展,以確保大學在教研方面得到充分支持。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譚教授。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歡迎《2024–2025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發表的《2024-2025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一系列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措施,當中包括加強發展創新科技及人工智能(AI)、推動生命健康科學及其他新興先進領域等,同時進一步鞏固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幫助香港抓緊發展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感謝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一系列具前瞻性的措施,有利凝聚更多海內外人才及資金落戶香港,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堅定信心。其中,我們特別欣見政府將重點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微電子、綠色科技等多個領域,這與科大3.0遠景中提出的策略發展領域不謀而合。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深信科大將可發揮獨特優勢,進一步推動這些前沿領域的發展,助力香港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帶來的重大機遇,開發更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貢獻香港及國家。」
在推動研究、知識轉移以及培育初創企業方面,科大歡迎政府推行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以配對形式支持八大資助院校購置科研設備並參與由海內外頂尖科研人員領軍的研究項目; 並每年向大學提供最多1,600萬元,加強並支援大學的技術轉移和市場拓展服務。
科大亦樂見政府增撥30億元推行「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及科研機構等運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事實上,科大一直為AI領域的領航者,去年設立了區內高教界最先進的人工智能運算中心,並開展了國際AI醫藥樞紐(International Hub of AI for Medicine)計劃,邀請全球大學合作,推動博士生參與前沿醫療科技的研發和應用,包括新型藥物與疫苗的開發與篩選等,目前已有不少大學對此表示歡迎。科大歡迎政府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視,相信政府的支持將可帶動大學開拓更多世界領先的科研項目。
2023

新聞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歡迎施政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表示歡迎及感謝。
今次施政報告中倡議提高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加大研發投資及科研成果轉化、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把香港打造成為醫療創新樞紐,以及多項「搶人才、留人才」的措施,均將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在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方面,葉玉如教授表示:「人才是推動創新的關鍵。我們歡迎政府將大學非本地學生的資助名額加倍、擴大政府獎學金計劃,以及增加大學宿舍宿位。這些措施將為高教界注入新動力,有助我們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培育更多人才。我們建議分階段落實新增的非本地生名額,並期望政府進一步資助大學,增建教學設施及聘請額外教員,以維持師生比例和教學質素。」
就政府倡議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葉教授認為這標誌著政府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邁向新里程,對此感到非常鼓舞。相信新平台的建立有助提升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轉化能力,並有助把香港推向國際創新的前沿。她表示﹕「我們將全力支持和參與新平台的建設,強化大學與國際間的合作,把具影響力的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裨益社會,同時吸引和孕育更多科研人才,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科研合作樞紐。」
至於就政府推動香港成為醫療創新樞紐,葉教授一直積極支持這方面的發展。她表示:「香港科研人員在前沿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再配合以大灣區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技術,未來將可於先進診斷、藥物開發及精準醫療等新興醫藥領域大有作為。港府除可考慮在這些範疇進行投資和發展,亦可考慮成立生物樣本庫,以及在大學成立生物醫學孵化中心。」
葉教授亦歡迎行政長官提出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在港審批藥物及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此外,政府表示將於短期內公佈《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科大期望可於新田科技城等創科地段,協助發展生物醫藥研究和服務中心。

新聞
科大歡迎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這將為大學推行創新的教學科技提供額外資源。
作為創新教育的先驅,科大是亞洲最早引入「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高等院校之一,同時也是其中一所最早於教學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機構。科大與教資會同樣關注新興技術應用有可能引起的道德和法律問題,認為必須謹慎考慮並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因此,科大多年來開設了不同課程,探討人工智能所引發的潛在道德問題及好處。為確保能以負責任及包容的態度使用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科大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討論並就課程開發、教學方法、評估策略和維護學術誠信相關的政策作出指導。大學亦於2018年成立了高教界首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CAiRE),於科學、技術、商業、社會及教育等多個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的層面,推展跨學科研究。
科大近期設立了各項基金,以推動更恰當及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學期待教資會未來公佈更多有關科教創新基金的具體細節,以研究如何透過此計劃,進一步深化與學術界和業界的合作,為科大成員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