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新興市場研究所、安永、黃金時代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新興市場研究所、安永1及黃金時代基金會聯合公布,三方已釐定合作框架並正式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銀髮智齡生態圈」計劃,攜手推動區內銀髮智齡產業發展。簽署儀式於「中銀人壽第十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期間舉行,三方代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太平紳士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
「銀髮經濟」正迅速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與創新的增長動力,大灣區蘊藏龐大銀髮市場潛力。是次合作備忘錄將聚焦四大合作方向,包括戰略規劃、賦能銀髮族、跨界攜手協同並進及領航未來創新實踐,目標是提升他們的理財能力與科技素養、釋放銀髮生產力,並促進醫療、科技、社會創新解決方案等,建立銀髮共融社會,帶動銀髮智齡產業創新。
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夥人李舜兒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銀髮經濟蓬勃興起,區內養老產業迎來轉型與跨境養老融合等創新發展。要讓大灣區充分體現銀髮智齡市場的龐大潛力,促進醫療、科技與金融跨界協同是箇中關鍵。配合政府促進銀髮經濟的政策方向,我們很榮幸能匯聚產學研的力量,共同為構建銀髮智齡生態圈而努力。我們將發揮整合資源網絡的優勢,貢獻專業知識與策略,開創養老產業新賽道,積極擁抱銀髮經濟新機遇。」

新聞
香港科大兩教授榮膺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和研究學者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郁建珍教授及吉岩教授分別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5/26年度「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究學者計劃」嘉許,他們的研究項目分別涵蓋大氣分析化學及人工智能(AI)驅動下的金融市場不完全競爭,合共取得逾1,360萬港元的研究經費。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讚揚兩位獲獎者時表示:「本年度的研究項目聚焦於探討應對全球重大挑戰的議題,如:空氣污染物的量化方案及AI驅動的市場操控,充分體現科大矢志開展具深遠影響力研究的決心。在研資局一直以來的支持下,我們的教研團隊既能深化其學術研究的貢獻,亦可培育新一代研究人才。我們期盼這些開創性的研究將孕育突破性的成果,為社會帶來深遠裨益。」
科大兩位獲獎者包括:
高級研究學者:郁建珍教授 — 為潔淨空氣解碼大氣氣溶膠
量化大氣氣溶膠中碳、氮和硫的不同化學形態,對識別污染源頭、追蹤這些粒子的變化,以及評估它們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郁建珍教授的項目採用先進的質譜技術和化學計量分析,以開發一個綜合且多層次的化學形態分析框架,為了解氣溶膠的化學成分的全貌帶來前所未有的洞見。此研究旨在揭示過去未被發現的分子種類,有助於準確預測這些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並幫助制定有效的緩解策略。
作為一位首屈一指的大氣化學家,郁建珍教授在科大服務逾25載,現擔任化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兼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講座教授,專注於分析空氣中的有機化合物、研究氣溶膠特性及模擬大氣反應。她的實驗室為環境保護署PM2.5(微細懸浮粒子)的監測網絡提供重要的化學分析支援。她近日更獲得研資局2025/26年度主題研究計劃資助5,329萬港元,協助促進大灣區包括香港的空氣質素提升,長遠促進公眾健康及城市可持續發展。

新聞
科大七研究項目獲「產學研1+計劃」資助 在本港高教界領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在創新科技署推出的「產學研1+計劃」(RAISe+)第二輪撥款中表現卓越,成為本地大學中獲批項目最多的院校,共有七個研究項目獲批資助。是次科大獲批的項目涵蓋健康與醫療科學、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先進製造和電機及電子工程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科大在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領導地位。
科大堅實科研基礎的明證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向所有成功獲批資助的科大團隊致以祝賀,他表示:「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科大於深科技發展領域具有深厚的科研實力,我們十分榮幸在新一輪RAISe+資助中,成為獲撥款項目最多的大學,這是對科大卓越的研究及知識轉移能力方面的肯定,也體現我們對科研卓越和知識轉移的承諾。特區政府大力支持創新科技發展,激發學界更積極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對社會具影響力的技術,連同RAISe+在內,這些新的資源不僅可幫助學者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也鼓勵更多科大成員進行跨領域協作,推動創新研究,開創造福社會的解決方案。」
各項獲批研究項目詳情(排名不分先後):
項目名稱
主要研究員
項目負責人
8英寸新型襯底上的3.3 kV高功率GaN器件
劉紀美教授
梁琥博士
人工智能協助開發靶向腺相關病毒載體(AAV)藥物遞送
朱丹青教授

新聞
科大「獨角獸日」匯聚全球創新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再度舉辦年度旗艦活動「獨角獸日」,匯聚近千三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資者、行業領袖、政府及學界代表,共探合作機遇,交流前沿理念,助推創科發展。這項盛會已成為本港高等教育界最大型的初創盛事之一。
澳洲、比利時、巴西、法國、德國、匈牙利、印尼、巴基斯坦、阿聯酋、英國及越南等多國的駐港總領事及高級官員蒞臨現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香港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女士、阿斯利康中國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珊女士等嘉賓與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及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等,一起巡覽百多間科大培育初創公司,了解他們所展示的深科技創新成果。截至2025年5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仍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全球協作 推動初創企業發展
為促進全球創新交流及支援本地初創走向國際,科大今年更於活動設置「國際展區」(International Pavilion),邀得世界各地的初創精英參與,分享成功經驗並探討合作機會,當中包括韓國Impact Foundation,以及亞洲大學聯盟(AUA)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EARU)的初創企業。
活動同時推出首屆「Marketplace」市集,供初創企業展出已推出市場的產品,當中包括:
預防或紓緩腦退化疾病的中草藥;
制止青光眼惡化的無創眼部穿戴裝置;
鑑別奢侈品真偽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式;
採用能對抗沙漠化的虎堅果製成的植物奶。
三大戰略合作助推產業轉化
活動現場達成重要合作:

新聞
科大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深化合作 培育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第三度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簽署諒解備忘錄,深化八年來的合作關係,是次協議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對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的合作,當中包括推動「安妮塔·康蒂可持續創新研究獎學金」計劃,致力培育新一代兼備創新思維及環保意識的研究人才,裝備下一代應對氣候變化為全球所帶來的迫切挑戰。
促進跨界交流
該獎學金於2023年設立,以紀念法國海洋學先驅、亦有「海洋之母」(la Dame de la Mer)之稱的安妮塔·康蒂(Anita Conti)。她對海洋生態學及海洋保育突破性的科研貢獻,至今仍啟迪後世。此為香港首個同類型的獎學金計劃,獲獎的科大年輕科研人才將前往法國進行短期研究項目,而今年起,科大亦會迎來首批來自法國的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他們將展開最長為期三個月的研究,聚焦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
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早前舉辦「法國x科大交流酒會」,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女士於會上簽署是次備忘錄,並向2025年度獎學金計劃的得獎者頒授獎項。
響應科大淨零排放願景
杜麗緹女士於致辭時強調與科大合作的重要性,她指出:「由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至即將於2025年6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會議,均反映法國一直積極促進全球就可持續發展議題深入交流。科大對可持續發展具備宏大願景及領航思維,並致力締造淨零排放的大學校園,此次合作彰顯了雙方的信念一致,共同為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出力。」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感謝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多年來的堅定支持,她表示:「自2017年『法國-科大創新科技中樞園』成立以來,我們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緊密合作,在同一理念及願景下,建立了強大且充滿活力的夥伴關係。是次再度續簽備忘錄,反映雙方互相信任,在推動前沿研究、教育及創新方面攜手並肩。我深信我們的合作將為香港、法國乃至全球帶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引領社會進步。」
新聞
科大參與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展示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的領先地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於2025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上,分享其對未來醫學與健康領域發展的前瞻性見解及彰顯其在醫療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作為高峰論壇「專題分論壇及醫療創新」界別的唯一合作夥伴,科大向逾千與會者,包括:來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醫療專家、業界領袖、初創公司及投資者,重點介紹科技創新與產學研的合作如何締造更公平及可持續發展的醫療體系。
高峰論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合辦,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開幕典禮邀請了多位重量級領導出席,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曹雪濤院士,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馮海滄先生作特別致辭。
主題環節:推動醫療健康公平與創新
首場主題環節《塑造更公平與可持續的健康體系》匯聚了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包括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亞太經合組織衛生工作組主席Victor Yosef MELT CAMPOS醫生、法國大學醫院全國協會主席國際事務特使Frédéric RIMATTEI先生、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Martin TAYLOR先生,以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副會長吳曉濱博士,並由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主席徐立之教授主持,討論重點為消除醫療差距及發揮學術與產業的協同效應。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我們的時代面對非常複雜的健康議題,從爆發大規模的疫病到醫護人力短缺,都需要各方前所未有的合作。大學是促進全球健康公平的強大催化劑,但沒有任何一間院校或機構能獨自解決系統性挑戰。我們必須透過培育人才、推進轉化研究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加速從科技創新轉化為產生具影響力成果的過程,讓優質醫療保健成為全民的權利。」

新聞
科大牽頭全球可持續發展項目 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牽頭的全球跨學科倡議——「推動自然和人為環境可持續性的無縫預測與服務計劃」(簡稱SEPRESS),近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認可,並納入「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IDSSD)行動計劃之一。未來十年,SEPRESS 將攜手全球合作夥伴,聚焦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多領域需求,通過持續革新天氣與氣候的無縫預測技術,並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SEPRESS 不僅著眼全面提升氣候應變能力,更旨在產生深遠的全球影響力,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與知識共享,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其推動的研究成果將惠及全球各地區,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最不發達國家,幫助這些地區提高氣候適應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SEPRESS計劃由科大世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WSDI)及潘樂陶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CCRS)主任陸萌茜教授領銜。發起階段已成功匯聚來自中國內地、尼泊爾、埃及、俄羅斯、巴基斯坦、烏干達、坦桑尼亞及泰國等12個合作夥伴的加入,包括大學、國家氣象與水文機構與研究中心等。2025年5月7日,作為首批獲得UNESCO IDSSD認可的全球25個行動計劃之一,SEPRESS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第十屆聯合國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多利益攸關方論壇」(STI Forum)中展出。
以科研連繫社會
SEPRESS聚焦七大關鍵領域,包括:人類健康、糧食安全、水資源、潔淨能源、氣候行動、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經濟增長,致力於縮小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差距,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重點研究項目包括提升城市氣候韌性、確保「水-能源-糧食-經濟鏈結」的可持續性;以及增強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傳染病爆發的預測能力等。

新聞
「科大 - 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5」接受報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攜手合辦的「科大 - 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5」今日起正式接受報名。為慶祝大賽邁向15周年,大會今年除了提供合共超過100萬港元的總獎金以支持優勝隊伍創業或拓展其業務外,更首度推出人工智能工作坊,邀請專家團隊教授機器學習、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等議題,讓一眾參賽者能掌握前沿技術發展,推動社會創新,並推進本港創科生態圈的蓬勃發展。
信和集團全力支持
科大創業中心總監凌恒然教授表示:「在過去15年,這項創業大賽已為逾9,000家初創企業提供實踐平台,當中不乏如大疆等業界翹楚。在信和集團支持下,我們得以不斷擴展賽事規模,繼成功增設『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獎』和『國際學生組別』後,今年我們再下一城,進一步引入人工智能元素,並加強對女性創業者的支持,為女性參加者提供度身訂造的一對一指導。我熱切期昐今年的參賽團隊可開創別具創意的新理念,推動社會與經濟發展,造福社群。」
延續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化元素
信和集團連續第八年冠名贊助「百萬獎金創業大賽」,致力培育年輕創科、創業人才,今年比賽將繼續強調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並聚焦支持具擴展性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得獎項目更將於北部都會區朗壹廣場的信和創意研發室及The Spark展出,讓公眾深入了解創新理念。此外,今年亦續設「國際學生組」賽道,並將會帶領海外隊伍參觀本地創科設施,促進與本地隊伍的交流互動,讓參賽隊伍在港期間有更豐富的體驗。
開拓區域與環球機遇
一眾入圍隊伍將於9月17日於科大清水灣校園參與決賽,角逐白金、金和銀獎三個大獎。在香港區比賽勝出的隊伍將晉身總決賽,並於今年底與另外四個賽區(包括北京、佛山、廣州及深圳)的優勝隊伍同場競技,開拓發展機遇。
大賽截止報名日期為2025年6月30日,更多詳情,請瀏覽https://ec.hkust.edu.hk/one-million/hk/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