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聞
香港首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深入研究 就策略、創新及人才培育提出多項建議
科大商學院公佈金融科技發展深入研究結果,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金融科技樞紐提出路向。
金融科技有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公布深入行業發展研究結果,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樞紐提出路向。研究剖析七個主要金融科技樞紐的發展經驗,歸納有助強化本地金融科技發展的十大機遇,當中包括成立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委員會,以及打造香港成為區域性金融科技沙盒等策略方針建議。此項研究是香港首項同類全面性研究,獲業界持份者廣泛參與,針對包括倫敦、紐約、三藩市、上海、新加坡、東京及蘇黎世等七個金融科技樞紐,探討其金融科技策略及措施,以助香港走在全球金融科技前沿。研究結果已歸納於一份名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金融科技樞紐:其他樞紐的經驗啟示、最佳作業方式及發展建議》的研究報告,內容包括團隊的主要觀察,以及就長期策略、創新及人才培育所提出的建議。該研究揭示,香港在金融科技監管、政府支援及營商環境方面的表現,遠勝於人才供應,並且就促進創新及人才供應作出多項建議,涵蓋資助培育初創企業、要求修讀金融科技學生完成強制實習,以及便利企業招聘海外人才舉措等。
2021
2020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推出本港首個學士延伸主修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即將推出一個嶄新的課程架構「Major + X」,為本科生提供一個額外的學位課程選擇。揉合傳統主修課程和新興熱門主題如人工智能(AI),這個全新的課程架構不但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靈活度,並可讓大學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令現存學科與新興知識達至更佳融合,切合當下社會需要。 在這全新架構下,大學將於2021/22學年推出兩個新課程,分別是理學A 組* -延伸主修人工智能(理學A組+AI) ,以及工程學—延伸主修人工智能(工程+AI)。獲上述兩個課程取錄的學生將會於大學第二年選擇理學A組或工程的主修課程,如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土木工程或海洋科技等,並同時修讀AI課程作為「延伸主修」。
科大本科入學小組委員會主席龐鼎全教授(左)和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介紹新課程架構「Major + X」的獨特之處。
科大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表示:「在這數據時代,新科技和知識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不斷蛻變,我們需把包括AI這種新知識融入現有體系中,讓同學懂得如何於現實層面應用這些新興技術。但就每一個新興領域推出新課程未必最為有效,以主修物理的學生為例,他們會想學習如何利用AI分析數以十億計、一瞬即逝的粒子數據;而主修土木工程的學生則希望透過AI找出最適合建築計劃的地點、物料及其相關風險等,這也是我們推出Major+ X的主要原因。」

新聞
科大安裝全港最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直致力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驅,今日宣佈將於校內逾50個地點建設一個達8,000塊太陽能板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完工後將為本港最大規模的同類型發電系統。
科大會於校園內超過50個地點安裝8,000塊太陽能板
這個系統將於未來25年間,每年產生300萬度(千瓦時)電,相當於香港900戶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1 ,並減少約150萬公斤碳排放。透過參與中電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計劃 (FiT)2 ,項目從今起至計劃於2033年終結為止,將帶來高達1億6000萬港元的上網電價收入; 扣除安裝太陽能電板的成本,科大每年平均收入為400萬,收益將投放至大學其他節能減排的措施上。此外,科大亦會劃出部分太陽能板作實驗用途,讓科大成員測試與太陽能板相關的意念及研究項目。發電系統第一階段工程,已於本年七月展開並將持續至2021年。 此發電系統為「科大2020 可持續發展挑戰」藍圖的項目之一,為響應鼓勵社區安裝分佈式可再生能源裝置而推出的FiT計劃,大學將於校園內安裝數以千計、優質及高效能的單晶硅太陽能板,當中包括傳統及具彈性的纖薄光伏板。藍圖於2016年訂立,為減少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廢物量等目標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及方案。

新聞
科大推出香港首個電子證書認證平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推出科大「區塊鏈證書」平台,為畢業證書、學業成績單等認證提供了一個方便、安全可信的系統,有助打擊偽造證書,並籍此推廣無紙化與可持續發展校園。 現時,畢業生每需要一份紙本畢業證書,均需向大學提出要求並付款,既不環保又費時,為畢業生與雇主雙方帶來麻煩。作為香港首間大學推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學位認證系統,科大希望帶領潮流,逐步取代傳統的列印本證書,並期望此認證平台能有助遏止偽造學歷等非法活動。 科大畢業生將於本月底開始收到校方經電郵發送、獲加密簽署及具防篡改功能的電子畢業證書。大學亦會於本年11月向畢業生提供電子學業成績單﹔有需要提前取得電子成績單的學生也可自9月份起向校方提出個別申請。大學已向多個雇主推廣此新措施,當中包括國際背景調查機構首優諮詢、綜合電訊及科技方案供應商香港寬頻,以及稅務及審計顧問羅兵咸永道。業界對此新技術態度正面並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