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Stories
「我是科大人」系列:南北小廚媚姐——用心築就三十載科大情
三十多年來,媚姐的身影一直默默穿梭於科大校園,用體貼入微的真誠服務串聯起幾代科大人的集體回憶。媚姐任職於科大中餐廳南北小廚,三十年如一日地迎接客人、沖茶備餐,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早已成為她與科大師生校友建立感情的獨特方式,凝聚科大社群。
自創校初期便加入科大中餐廳的媚姐,見證了大學逐步發展成今天這所卓越學府的歷程。她的貢獻遠不止於一名普通員工,她用溫度和態度默默滋養着科大這個大家庭,讓科大人在裊裊茶香間獲得家的溫暖。
在本次專訪中,媚姐細數她在科大的點滴歲月,分享珍貴回憶和深厚情誼。她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每一分貢獻都能留下印記,築就科大團結友愛的社群。請即觀看媚姐與科大的故事!

Stories
飛越無限:低空經濟蓄翼待飛
假如登山者在西貢偏遠山徑突然中暑暈倒,以往可能需等候近一小時才獲得救援,現在香港研發了一套創新的無人機運送系統,只消幾分鐘便能穿越蜿蜒山路,把救生醫療物資「速遞」到患者身旁。這並非遙遠的未來憧憬,而是香港現正構築的城市藍圖。
無人機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的新寵,利用小型無人機及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能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物流、緊急救援的速度,甚至上演壯觀的無人機表演,與眾同樂。中國內地預測,低空經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兩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規模,改寫市民的日常生活模式。
香港也正迎頭趕上這股低空經濟的浪潮,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新成立的低空經濟研究中心,致力將這片領空推向新的高度。
中心主任兼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李默教授正是科大推動低空經濟研究的領軍人物,他率領團隊研發一套名為「AeroRelief」的嶄新救援運送系統,利用先進空中運輸技術提供全自動化、一站式的緊急救援服務。這套系統能透過人工智能精準分析求救通話,自動裝載醫療物品,如自動心臟除顫器及醫藥用注射筆等,並將物資直接送到患者手中。此系統建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等尖端科技,能自動判斷求救人士所需的救援物資和設備,規劃最佳運送路線,並即時追蹤飛行狀況。
這項研發對登山愛好者及偏遠居民來說,意義重大。在生死一線的危急關頭,每秒鐘都性命攸關,例如中暑、心臟病和嚴重過敏等緊急情況,病情可以急轉直下,因此必須把握頭15分鐘黃金救援時間。
李教授表示︰「由科大飛到西貢萬宜水庫只需10分鐘,開車卻要50分鐘,相信無人機緊急救援運送服務可及時到位,搶救生命。」

Stories
香港科技大學最新電視專輯 探尋大學如何邁向創新之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曾寄語:「立足於現實,放眼於未來。」秉承此理念及有賴前人的過往成就,我們不斷求進,為人類開闢充滿一片光明和創新的未來。
為慶祝與表彰科大創新旅程的豐碩成果,我們誠邀大家收看大學最新推出的電視專輯《創新先行者》。節目展示科大致力開拓知識前沿與促進創新的多元面向,一連五集早前於TVB黃金時段播出,現已上載於大學的網上平台,並將分享於各大社交媒體,供大眾收看:
第一集:敢創、敢做——探索科大屢創奇蹟背後的前瞻視野與凡事皆可為的精神。
第二集:研究思維與跨學科學習——認識跨學科教育和科學思維的重要性,以回應社會未來需求。
第三集:人工智能落實在醫學及公共衞生領域——了解科大如何在醫學領域應用新興人工智能技術,以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第四集:科研落地——探究大學科研突破如何轉化為應對現實挑戰的務實方案。
第五集:全球高校合作網絡——了解院校合作的重要,並探索科大如何與不同的醫院和醫學院等全球夥伴跨界合作,以推進醫科教育。
請即收看《創新先行者》,一同了解科大這趟創新旅程所締造的顯著成就與深遠影響,並見證科大將帶來的更多創新變革!

Stories
Igni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只供英文版本)
Academic-entrepreneur Professor KO Ping-Keung came to HKUST in 1993 as Visiting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fter work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s Director of the Microfabrication Laboratory from 1984-1993, and Vice-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from 1991-1993. He served as Dean of the HKUST School of Engineering from 1995-2000 and in 2002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Award. He has since become an innovator and angel investor in China’s chip industry and is a Professor Emeritus at HKUST. In 2024, Prof. Ko was awarded a HKUST Honorary Fellowship in recognition of his long-standing service and commitment to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Stories
脈動未來:科大創業精英開創非觸式健康監察應用程式
科大校友黃君朗博士(Kyle)、陳經緯博士(Nick)和陳子泰(Teric)從未低估自己在學時期的夢想。三人積極推動科技與醫療保健融合,立志為市民的健康福祉貢獻出力。過去五年,他們以堅毅與創新精神,全心全意研究新產品,最終研發出非接觸式脈搏測量流動應用程式,並於2024年成為全球首個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許可的醫療手機應用程式。同年,Kyle 和 Teric 雙雙躋身《福布斯》評選的「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醫療及科學領域)」,獲國際認可為新晉企業家。
回首來時路,三人在創業旅途中,不僅開創出嶄新應用程式,個人成長亦收穫甚豐,由當初埋首實驗的研究生蛻變為健康科技初創公司PanopticAI的創辦人。如今三子懷抱更宏大的願景,期望未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的潛能,開創遙距健康監察的嶄新時代。
快速掃瞄 通往醫療保健新世代
這款嶄新應用程式採用了PanopticAI 的生命體徵監測軟件來建立,成功突破地理限制,開創個人醫療保健新世代。程式可透過「遠程光電體積描記法」(rPPG)技術,僅需30秒便能捕捉及分析皮膚顏色的細微變化,並得出一系列生命體徵數據,包括心率、呼吸頻率、血壓以至壓力水平等。PanopticAI 行政總裁 Kyle 解釋:「這個創新方法可免卻使用大型儀器或身體接觸,讓健康監察變得更方便快捷。我們將應用程式與接觸式醫學級別儀器對比,結果顯示我們的產品在各項參數上,均可媲美醫用器材。」
這三位公司創辦人畢業於科大工學院的不同研究生課程,包括生物工程、工業工程和決策分析等。科大於這些學術範圍素來廣受國際讚譽,三人善用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各展所長,終獲得今日成就。
Kyle回憶三人在2020年與現任工學院副院長蘇孝宇教授攜手創業,說道:「我們在研究時意識到,若一直把自己局限於實驗室裏,即使創作了出色的發明,也無人知曉。」

Stories
智勝風暴:氣候專家冀身體力行 助城市應對極端天氣
在香港,每逢盛夏的颱風季節,可能會遇上山泥傾瀉、水浸、塌樹等狀況,場面有時令人觸目驚心。而過去10年間,極端降雨也更頻繁襲港,其強度甚至超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程度。這個趨勢正好揭示全球暖化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安全的影響日增,讓我們不禁反思:在面對大自然的怒號時,應當如何做好準備?
氣候專家陳飛教授為此積極尋求解決方案。2024年,他加入科大擔任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副主任。陳教授曾於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工作逾28年,現時在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身兼要職,開發可預測多重災害的嶄新天氣預警系統,務求助大灣區及東南亞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衝擊。
「香港對暴雨天氣並不陌生,而且擁有健全的經濟基建設施和密集人口,是針對極端天氣試驗不同創新方案的理想城市,從而助提升其他東南亞超大城市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陳教授解釋:「我們可先在這裏建立預警機制,然後讓曼谷、吉隆坡等城市借鏡。」
暴雨可引發山泥傾瀉,堵塞車道和街道,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對公眾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跨界協作 各司其職
陳教授現正構思將人工智能(AI)技術融入預警系統,以提升其天氣預測能力。然而,這個系統並不僅限於發放天氣警報,更重要的是集合政府部門、研究人員及非牟利機構的資源和專業知識,促成跨界合作。

Stories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I Couldn’t Miss(只供英文版本)
Prof. Philip CHAN Ching-Ho joined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in 1991 as a founding member. He served as Head of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from 1995-2002 and Dean of the School from 2003-09. He was Director of the Nanosystem Fabrication Facility from 1997-2003. From 2010-20, he held the positions of Deputy President and Provost at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 became Professor Emeritus in HKUST’s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in 2010.
2024

Stories
「我是科大人」系列:科大創新思考家 打造銀行業新常態
許多世紀以來,創新精神一直是推進人類文明和現代化的核心要素。在當今的人工智能(AI)世代,這種創新不息的精神孕育出一眾嶄新產品和服務,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如數字銀行的出現,就讓我們的日常理財模式愈趨便利和個人化。
科大校友李家達先生現為WeLab Bank行政總裁,對於開拓數字銀行業的發展舉足輕重。在科大人的12種特質之中,這位畢業自科大工學院的校友可謂「創新思考家」的典範。他一直勇於革新傳統,重塑現今銀行業的面貌。他在與科大深度對談中,分享自己從一位內向的學生,透過擔任學生宿舍樓主,逐漸建立自信,成為出色的領導者。在科大寶貴的學習旅程中,為他開拓了全新視野,並培養了他的領袖思維,助其事業平步青雲。
立即觀看影片,了解這位「創新思考家」的成長歷程。你也想知道自己的科大人特質嗎?按此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參與科大AI問卷測試,發掘你的科大人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