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Stories
科大與全球青年領袖共同發掘人工智能新機遇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的人工智能科研一直走在前沿,最近更與一眾青年領袖於校園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革新力量,以及它在應對全球挑戰中所擔當的關鍵角色。  近40位來自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領袖雲集科大,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科大是大中華區首間主辦這個課程的大學,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校長葉玉如教授以主辦者身分歡迎各位全球青年領袖來臨參與。這群年輕有為的領導者包括來自頂尖企業和國際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成員,他們所從事的專業涵蓋科技、媒體、公共行政、投資銀行和人道援助等不同領域。 爲期五天的沉浸式「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於9月18日至22日期間舉行,主題為「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機會與挑戰」。課程内容覆蓋藝術、Web3、醫療科技,以及大灣區和其他地區不斷轉變的經濟環境等議題。十多位科大學者積極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與青年領袖們深入探討以上各項前沿領域的發展。課程以沈向洋教授與主持人的對談作結,他就人工智能在不同範疇的影響力分享了他的睿見。 藝術與 Web3相互交融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它也結合藝術,為文化滋養和創意表達開闢新天地。在「當藝術遇上人工智能」的精彩演講中,首席副校長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毅可教授闡述了兩者的有趣交融。他講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演算法如何製作出令人目不暇給的藝術作品、策劃專業表演,以及設計沉浸式藝術裝置,足見人工智能可以在藝術領域帶來劃時代的改變。
Stories
讓肺癌病人免受第二刀之苦
科大研發了一種嶄新的細胞成像技術,只需三分鐘便能產生準確的圖像,協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快而準地找出癌細胞位置,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刀之苦。
Geotechnical expert Prof. Zhang Limin: the profound personal impact of work related to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led to his pioneering role in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multi-risk emergency management
Stories
工程學, 土木及環境工程, 土力工程學, 研究
Digitalizing Disasters to Counter Climate Change(只供英文版本)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that often trigger further dangers, School of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s are setting out to develop a pioneering city-scale slope digital twin to boost forecast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Hong Kong’s number one natural hazard: landslides.
Stories
學生發展, 藝術與創意, 教育
學習舞台技術 化身幕後英雄
有興趣成為舞台製作團隊的一份子嗎?科大提供的劇場及舞台科藝課程,讓你盡情釋放創作潛能!
Stories
創新, 化學生物工程, 校友, 體育
汗水密碼:掌握身體狀況 提升運動表現
三位科大校友研發了可偵測肌肉疲勞程度的汗水感應器,無需再進行入侵性血液測試。
Stories
科大「街坊」:凝聚社區力量 加強鄰里連結
香港生活繁囂,城市節奏急速,你有否停下腳步,嘗試發掘社區裡鮮為人知的寶藏和有趣故事?香港科技大學校友譚健樂(Luke)與友人創辦社企「街坊帶路」,就是為了讓這些被埋沒的珍寶重現大家眼前。透過培訓社區導賞員,他協助社區成員保育香港多姿多采的文化,以及促進和睦的社區關係。Luke的熱誠和投入引起了科大的關注,校方因此邀請他共同開展一個全新項目「科大深度遊」﹐以加深大眾對科大及周邊社區的認識及欣賞。 拉近人與社區的距離 作爲科大商學院2015年畢業生,Luke期待利用自己的經驗,為母校特別設計一個「街坊帶路」(在粵語中,「街坊」意爲鄰居)式的導賞團,藉以强化教職員、校友、學生和鄰近社區的聯繫。身爲科大人,Luke希望通過融合觀光遊覽與街坊故事的方式,為大家編織珍貴的科大回憶:「我希望能呈現科大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集體回憶,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等方面的特色。」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同樣地,服務科大圖書館30年的退休員工Edwin對此也抱有熱情:「退休後,我們的電郵域名會被改為『family.ust.hk』,象徵科大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十分期待能與他人分享科大故事。」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
Stories
可持續性, 海洋生物, 校友
守護鯨豚 拯救海洋生命
西貢水域發現鯨魚蹤跡後,大批群眾出海觀鯨。(相片來源: 德哥/小紅書)   過去幾星期,一位稀客到訪香港水域 —— 一頭相信是「布氏鯨」的鯨魚在西貢出現,有片段更捕捉到牠張開巨口,用鯨鬚過濾食物的畫面,大批巿民因此爭相出海觀鯨,更引來海洋保育專家的關注,其中一位經常成為焦點的就是2010年科大生物學系畢業生鄭家泰(Taison)。 「我們懇請大家不要騷擾鯨魚。」Taison在面對傳媒訪問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重要信息。這位海洋生物學家兼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HKDCS) 會長,認為鯨魚的出沒大大提高了公眾對巨型水底生物受海洋污染威脅的認知。「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發文呼籲大家切勿靠近鯨魚,令人欣慰。」作為一位從事保育海豚工作多年的專家,Taison認為輿論態度出現如此大的轉變,反映出普羅大眾逐漸意識到人類破壞海洋生物的嚴重性。 由生物系學生到海洋保衛者
Stories
瞬間救毛孩:快速斷症快速康復
一間科大初創公司研發了一種創新技術,能讓獸醫即場判斷動物是否感染傳染病,過程僅需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