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HKUST-Nurtured Healthtech Startups PanopticAI and SmartCare
新闻
合伙, 医学教育, 人工智能, 创新, 研究及科技
由科大培育之医疗科技初创企业 PanopticAI及SmartCare与港怡医院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驱动的病人护理方案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培育的本地医疗科技创新公司-全境智能有限公司(PanopticAI)及SmartCare 与港怡医院缔结重要的合作里程碑。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由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 、IHH医疗集团首席执行官 Prem Kumar NAIRs医生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刘会平博士见证,标志着三方在人工智能驱动护理方面的策略性合作,共同发展并应用智慧诊所方案于港怡日间医疗中心,而该中心将于2025年年底启用。此项合作体现了科大和港怡医院致力将卓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透过大学强大的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医疗领域的进步。 在此项合作协议下,PanopticAI(科大的衍生公司)和SmartCare(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孵化创立)将会结合各自的尖端技术,并应用在位于金钟、全新的港怡日间医疗中心。三方旨在透过开发及推行人工智能辅助的数字化临床工作流程,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从而提升服务及营运效率,并提供无缝衔接的个人化病人体验。   此项三方合作将结合PanopticAI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及SmartCare应用多模态语言大模型、以病人为本的诊疗平台,为港怡日间医疗中心开发一套整合方案。在合作首阶段,智慧诊所方案的主要功能包括病人求诊前的相关人工智能流程,例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预先登记、病人分流等,港怡日间医疗中心将会试行方案,并作为未来或扩展至港怡医疗网络诊所及其他服务之蓝图。  作为全球创新及创业的领导者,科大透过其企业孵化计划、创业指导及种子基金,为两间初创公司提供重要支援。PanopticAI 源于科大在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而SmartCare则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陈浩教授领导的智慧医疗实验室(SmartLab)开发,充分运用大学在多模态语言大模型及改善临床工作流程方面的突破技术。
科大管理层与山东省药监局代表团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等方面作交流。
新闻
科大与两大山东上市药企签署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与山东两大医药上市公司:绿叶制药集团(绿叶制药)与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安生物)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协作、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以支持科大发展医疗科技及申办「香港生命健康研发院」等策略举措。 深化前沿医药研究及人才培育合作 绿叶制药是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领先中国医药企业,近年于中国内地、欧美、日本等主要医药市场成功上市13款新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领域居领先地位。其子公司博安生物则是一家全面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特别聚焦研发肿瘤、自身免疫、眼科和代谢疾病新药及治疗方法。根据协议内容,科大将与两所企业就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前沿科学领域探索、人才培训及交流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等范畴展开深度协作。 其中,科大与博安生物将特别聚焦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和癌症新疗法;与绿叶制药则会集中研究神经科学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疗法,以及先进药物递释系统。此外,两家企业亦将支持科大培育医药创新领域人才,为学生提供研究和实践的产业基地,并提供相关科研技术落地应用平台。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乐见与两间公司达成多领域合作,他表示:「科大一直致力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积极搭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完善产业链。我们长期深耕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究,近年更积极拓展医疗创新合作网络。我们期待,透过结合AI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优势,科大可与两家企业携手协作,进一步推高产业化能力,并共同探索智能药物开发、数据驱动的临床研究等前沿方向,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全球带来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方案。」
科大获AGC Asia Pacific Pte. Ltd.及SKSE Inc.捐赠 支持智能建筑集成光伏系统(BIPV)研究计划
新闻
捐款, 合伙, 大学发展
科大获AGC Asia Pacific Pte. Ltd.及SKSE Inc.捐赠 支持智能建筑集成光伏系统(BIPV)研究计划(只供英文版本)
HKUST has received an in-kind donation from AGC Asia Pacific Pte. Ltd., a global leading glass supplier, and SKSE Inc., a Korean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This collaboration was formalized during a signing ceremony held at HKUST on April 10, 2025.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发展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推出《净零排放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此为香港高等教育界中,首份采用多管齐下策略的综合行动纲领,旨在推动于2045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愿景。科大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发电收益,共投放3,000万港元资金,进一步推动减碳研究,并于校园应用各项创新减碳方案。 经过广泛咨询后,科大订立进取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包括在2035年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并于2045年实现全面净零排放1 。事实上,科大自2014年推出首份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以来,已成功减少34%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是次推出的《行动计划》奠下成功的基础。 科大《行动计划》最重要一环,乃推出《净零建筑标准》,为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订立严格设计和运营指引,相关规定更超越香港最高的绿色建筑认证要求。其中,预计于2025年落成的李家诚创科大楼将成为本港隐含碳最低的建筑之一,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低于500公斤,较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非住宅建筑基准低30%。2 此外,科大承诺在未来八年投放3,000万港元,以「生活实验室」模式,于校园内应用崭新减碳意念与方案。这笔资金有部分来自大学参与「上网电价」计划所带来的收入,科大校园设有2.5兆瓦太阳能光伏系统,为本港大専院校最大规模的同类型发电系统。 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表示:「面对气候变化议题,各大学均需展现其领袖风范,为此重要议题贡献力量。科大的《净零排放行动计划》涵盖大学运作的不同层面,正正彰显了科大上下一心,致力以创新思维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期望,透过订立更具挑战性的减碳计划,不仅体现科大对推动创新落地方案的决心,还可激发合作伙伴、业界及政府对此议题作出更深入的讨论,携手应对此一挑战。」
新闻
国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会见香港科技大学代表团
3月13日,国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京会见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校长叶玉如一行,就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高等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怀进鹏部长对香港科技大学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希望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国家发展,进一步发挥国际化优势,加强高端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人才,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沈向洋主席、叶玉如校长感谢国家教育部对香港科技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将不断深化与内地高校的交流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会晤中,教育部港澳台办、高教司、科技司等司局代表出席。参与会面还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行政)庞鼎全等。
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会见香港科技大学代表团
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北京会见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校长叶玉如一行,就国家卫生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等进行深入探讨。 雷海潮主任在座谈会中充分肯定了香港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表示,希望港科大发挥自身在教育、科研及国际化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加快推进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在临床上的转化与应用,裨益社会。同时,他还期待港科大利用国际化的资源和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治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沈向洋主席和叶玉如校长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港科大将全面加快医学院建设步伐,持续致力于探索医学教育的新模式,推动医学科技领域的新突破,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
科大与上实联合推出「香港生物科技基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实)今天携手宣布成立「香港生物科技基金」,致力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为配合政府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的愿景,香港生物科技基金将聚焦支持科大及社会上的医疗科技初创公司。作为科大「Redbird Innovation Fund (RIF)」旗下首支风险投资基金,香港生物科技基金旨在建立协同生态系统,将前沿生命科学创新转化为具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及医疗突破,惠及全球人类健康。科大与上实作为基金的种子投资者,以六亿港元为基金目标规模,承诺预留至少一半资金专门支持与科大初创的生态圈,包括由科大成员创办的初创企业、利用科大研发技术的公司,或以科大先进设施作为孵化基地的企业等,以推动香港生物医学产业的蓬勃发展。 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暨RIF主席施熙德女士于香港生物科技基金签署及启动礼上,衷心感谢上实对科大的信任及支持。她表示:「作为科大RIF首个合作伙伴,上实资本在早期投资生物医疗初创公司、孵化及商业化尖端医疗科技等方面一向独具慧眼,并拥有卓越的往绩。科大深信,通过双方携手合作,将能进一步推动本港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产业的发展。凭借学界与业界紧密协作,我们期望履行对社会的责任,为市民创造更能负担及可拯救生命的医疗技术。」 科大署理校长谭嘉因教授在致辞时表示:「科大一直以卓越研究作为推动创新的引擎。过去,科大成员共创立逾1,800间至今仍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1间成功上市集资的公司。这充分证明世界一流的研究能直接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今次成立的香港生物科技基金,旨在应对社会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加速将生物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涵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诊断至可持续的治疗方法等。透过与业界如上实、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伙伴合作,我们可共建一个能将实验室成果落地,造福大众及改善市民生活的生态圈。」
新闻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会见香港科技大学代表团
3月12日下午,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北京会见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校长叶玉如一行。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室务会成员向斌参加会见。 夏宝龙主任表示,香港科技大学成立30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团结一心,勇于开拓创新,主动攻坚克难,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两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夏主任指出,希望港科大大力弘扬爱国爱港光荣传统,坚定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助力香港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创造新辉煌。他表示,高等教育是香港的“金字招牌”,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香港高校肩负着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推动香港由治及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沈向洋主席感谢夏主任对科大的关心和指导,表示科大将全力以赴落实夏主任的期望和要求。他说:“科大上下团结一心,将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制度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成为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同时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和香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叶玉如校长亦感谢夏主任对科大办学成就的肯定和支持。她表示:“科大自创校以来以服务国家为使命,不断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引汇聚全球优秀人才,打造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高地。未来,科大会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拓展办学布局,推动包括医学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突破以及卓越成果转化,为国家和香港发展贡献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