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与北京天坛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培育创新型医学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今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培育兼具研究和临床能力的医学人才,推动前沿科技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在临床上的转化应用。 因应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全球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未来的医疗体系极需研究与临床治疗能力兼备的临床科学家及生物科技人才。科大和北京天坛医院是次合作,期冀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培养面向未来的临床科学家、加速科研成果于临床上的应用和转化、以实现推动两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根据协议,双方将于年内推出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获选加入计划的北京天坛医院医生,将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科大接受科研培训。他们将有机会参与前沿研究项目,学习最新的科研方法和技术,以提升其科研及临床实践能力。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包括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积极推动前沿科技于临床应用的转化。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签约为科大与内地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希望透过此次合作,深化内地与香港在医学研究及临床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培育新一代的临床医学人才,推动前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临床应用,为两地的生物医学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亦表示:「北京天坛医院始终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临床发现问题、用科技创新的途径来解决临床问题的临床医学科学家,这与科大对新一代医学人才的培育理念不谋而合。只有科研与临床之间相互促进,提升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才能切实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我们希望与科大的合作,能够培养出既懂科研又具备临床实践经验的临床科学家,助力医学发展。」 作为香港首家研究型大学,科大不仅具备深厚的研究基础,亦聚集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学者和专家,尤其在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工程、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械人,多组学和精准药物发现等领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此外,科大亦积极推进内地与香港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包括筹划建立一所国际领先、面向未来的新型研究型医学院,旨在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临床医生和转化医学人才, 推动前沿技术和医疗领域的融合发展。
新闻
物理学, 发展
科大举行首个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仪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学系讲座教授戴希获腾讯公司发起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成立科大首个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就拓扑材料等范畴进行为期五年的研究工作。实验室今日举行揭牌仪式。 出席揭牌仪式的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科大理学院院长王殷厚教授、科大物理学系系主任王建农教授、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妩蓉女士、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李子树先生以及科大的新基石研究员物理学系戴希教授。 叶教授在欢迎辞中感谢腾讯公司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对科大科研创新的鼎力支持,亦祝贺戴希教授成为新基石研究员。她说:「作为香港首间研究型大学,科大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和科研发展,同时积极通过多种管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贡献社会。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在科大揭牌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代表科大在科研发展方面的承诺,更是对科大在推动卓越创新研究的重大肯定。」 王妩蓉女士表示:「腾讯公司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透过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希望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作为一个创新、富有特色的民间科研人才资助项目,我们今年在初审阶段采用了100%的海外同行评审。很高兴今日出席科大首个新基石科学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同时祝贺戴希教授成为第二届新基石研究员,我们会继续和包括科大的世界一流大学合作,支持杰出科学家开拓知识前沿。」 戴希教授是科大首位新基石研究员,亦是第二届入选新基石研究员的三位香港科学家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拓扑材料及强关联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有助开发新材料及解决新材料应用的问题。戴教授在物理学研究领域贡献卓越,于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并于翌年获该会颁发詹姆斯·麦格罗蒂新材料奖(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2022年获科大颁授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席。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设立,涵盖数学与物质科学及生物与医学科学两个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自2022年启动以来,共选出104名卓越科学家成为新基石研究员。
新闻
突破与创新的一年
突破与创新的一年

2023

新闻
捐款, 环境
科大获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捐款港币一千五百万元 支持环境科学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捐赠港币一千五百万元,襄助大学推动科研,特别是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环境科学、可持续及绿色科技是科大六大研究范畴之一。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的捐款将有助大学招募最优秀的人才,透过创新方案来应对环境挑战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感谢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的慷慨支持,大学将成立「唐君远环境科学教授席」。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资助了不少上海与无锡的学生,以及当地兴建的学校和教学设施。 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英年先生表示:「我与我的家族一直非常支持教育,因为教育可提升生活质素、增强经济福祉以及推动我国繁荣发展。我们关注环境科学的决定,源于我们对建设更美好明天的共同信念。通过支持科大这所卓越的大学,我希望见证更多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一个更有希望的世界作出贡献。」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对唐先生与大学抱有共同愿景,以及对科大一直以来的支持表达谢意,她说:「最近超强台风和暴雨所造成的破坏,明确地提醒我们地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地需要智慧的方案以及可持续生活的实践来解决。我衷心感谢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的慷慨支持,该捐赠不仅帮助我们吸引顶尖的人才,加速我们的研究和创新,更有助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唐英年先生、太太唐郭妤浅女士及两人的家庭成员,与科大领导和管理层包括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和顾问委员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共同为捐赠仪式作主礼嘉宾。 典礼结束后,众人听取由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主任刘启汉教授和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杨晶磊教授所带领的两个研究团队,介绍他们科研上的突破,以展示大学就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所作出的努力。这些创新成果包括促进可持续生活的智能建筑技术,以及一个可提升个人健康的革命性个人化空气污染监测平台。
新闻
科大获非凡集团捐款两千万 支持大学吸引一流科研人才
捐款亦会为30位资深学者的研究项目或设立研究中心等计划提供创始资金。
新闻
开创新里程的一年
回顾科大於2021-22年的成就和发展。

2022

新闻
科大首位女校长叶玉如就职典礼暨第三十届学位颁授仪式
科大亦于典礼上向四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新闻
捐款, 大学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为李家诚创科大楼举行动土仪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早前获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博士慷慨捐赠港币一亿五千万元,以支持科大的创新和创业发展。为答谢李博士的善举,科大将校园一幢新科研大楼命名为「李家诚创科大楼」,并于今日举行动土仪式。 作为大学的新地标,李家诚创科大楼将为科学和工程的不同范畴提供急需的额外设施,助科大进一步推动其科研、业界合作和技术转移活动。 新大楼位近大学清水湾校园的南面入口,楼高八层,提供约5,100平方米净作业楼面面积,当中3,500平方米为机械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可持续发展及健康科学等的实验室。这幢大楼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具协作性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并为教职员提供跨学科和合作研究的机会。大楼天台亦会安装太阳能板,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此外,大楼设有行人天桥,连接李兆基校园和通往郑裕彤楼的有盖行人通道,方便穿梭科大校园。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博士于动土仪式上表示:「创新科技近年已成为香港、以至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亦是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十分荣幸能够支持科大及其创科大楼项目,为不同研究、创业活动提供充足空间,让同学尽情发挥他们的创新意念,培育更多业界精英,亦希望大楼落成后,能成为大学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各式各样的新思维开花结果,为香港创造更好的明天。」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我衷心感谢李博士对科大的信任,支持大学兴建李家诚创科大楼。我们期望大楼成为科大的『生活实验室』,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更多追寻梦想的空间,以及一个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把科技融入生活的平台。科大未来将加强推动把基础研究转化为对社会具影响力的科技,并培育更多初创公司,以建立一个蓬勃的创科生态圈。」 为支持政府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计划,科大一直致力为拓展创科及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活动寻觅用地和资源。李家诚创科大楼的兴建规划,与大学对教育和创新的未来发展愿景完美契合。大楼采用开放式设计,配备共用的分组讨论区以及功能空间,促进使用者互动和协作,另设有展览空间和工作坊等,以丰富学习体验和支持联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