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 捐款
科大获越秀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支持大学发展 另获其赞助百万元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 「越秀集团捐赠典礼」暨「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赞助仪式」,以铭谢越秀集团(越秀)慷慨捐赠港币一亿元用于支持大学科研创新、培育顶尖人才。集团另亦赞助科大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于培育穗港两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 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先生、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先生、广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先生、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越秀总经理朱春秀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 越秀是广州市知名龙头国有企业,是次捐助对深化穗港两地产学合作具重大意义。科大与广州合作由来已久,包括早于2007年就在广州南沙设立大学于内地的重要科技成果转移平台—霍英东研究院;去年底更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合作于南沙筹建新校园,为香港、广州以至整个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增添动力。 今次越秀捐赠的一亿元款项,将用于推动包括科大的教研发展、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创新型研究生项目,以及聘用顶尖学者等。至于越秀所赞助的科大百万元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年步入第九届并已易名为「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比赛将以创业为基点,培育并为优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带动创新产业升级。 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在捐助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对香港科技大学的捐赠,将有助于推动大湾区核心城市交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官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他强调,越秀集团正处于向经营驱动、资源驱动和创新驱动联动的新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与科大的合作,集团的企业资本将会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对接,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越秀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谢。他表示:「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成立于香港、长期服务两地,一向热心两地社会公益事业。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产学合作是重要一环。是次捐助,彰显越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长远承诺和持续发展,亦有助进一步支持科大发展、人才培育和知识转移。」
新闻
捐款, 校园发展, 机构拓展, 校园生活
科大获邵氏基金会捐赠港币一亿五仟万元 逸夫演艺中心举行动土仪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為其多功能大禮堂舉行動土儀式。大禮堂將成為科大的新地標,不僅為舉辦大型活動提供場地,更令大學的教學和文化活動得以增添寶貴的空間,為同學、教職員及校友帶來更豐富的校園生活與學習體驗。 多功能大禮堂得以落實,全賴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一筆港幣一億五仟萬元的慷慨捐款。科大建校以來,一直欠缺舉辦大型音樂與藝術表演及畢業典禮的活動場地,一直為大學成員帶來不便。 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的多功能大禮堂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可作展覽、活動及儀式之用,亦可作為音樂廳與表演劇場。禮堂也提供地方進行研討會、排練,以及小型表演,更設有學習室、咖啡廳以及室內室外的聚會空間等。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科大將新禮堂命名為「逸夫演藝中心」,以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並將大禮堂外的公共空間命名為「邵方逸華廣場」,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夫人。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於動土儀式上表示:「已故邵逸夫博士為善不甘後人,以其仁風善舉及在演藝界的非凡成就,聞名於世。單在香港及內地的大學和院校,獲邵博士贊助的項目便有6,000多個,將來亦會繼續增多。科大這棟優美的多功能禮堂,定必進一步提升科大的文化及藝術教育。」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則謂:「基金會與科大的合作可追溯至2004年,科大為邵逸夫獎的得主舉辦講座為起始。邵逸夫獎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乃邵博士另一項重大的貢獻。大學今日與基金會的合作關係更深更廣,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作為一所以科技為本的大學,藝術與文化教育獲得全校廣泛的愛好和支持。這座美輪美奐的演藝中心落成後,將有助大學及其周邊的社群加強推進人文教育的發展。」 逸夫演藝中心是一座先進的橢圓形建築,擁有高中庭空間,採用懸臂結構及以世界一流的傳音效果設計。中心由三個重疊的橢圓形環組成,圍繞著建築物的雕塑核心,型成無縫融合,更可為大樓遮蔭擋雨。作為超大型的遮蔭篷,環形結構可以大大減省能源消耗,有助中心獲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 逸夫演藝中心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完工。
新闻
捐款
李嘉伦学生启导中心正式启用 鼓励互助文化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庆祝李嘉伦学生启导中心(启导中心)正式开幕。中心专为提供学生启导服务和举办相关活动而设,藉以推广校园互助和关爱文化。 启导中心以已故李嘉伦博士命名。李博士于2008年以访问学者身分加入科大商学院,继而成为兼任副教授至2014年。李博士深受爱戴,对学院和本科生教育贡献良多,尤积极提倡启导活动的价值,除可发掘学生潜能外,亦有助他们认清个人目标及专业理想。 李博士的家人成立李嘉伦博士纪念基金,继续奉行她的价值观及信念。在基金慷慨捐出港币二千万元下,学院得以成立启导中心,并推出一系列学生启导活动,延续李博士对推动启导活动的精神。 李嘉伦博士纪念基金代表李嘉辉先生表示:「我们这纪念基金深信启导的正面价值,有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正潜能,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及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很高兴能见证启导中心的启用,除联系学生外,更透过不同启导活动,为他们提供互相学习、互助互惠的平台。」 启导中心位于商学院李兆基商学大楼,设有两层共享空间。两层之间以楼梯连接,内设学习共享空间、会议室和咨询室,为学生营造友好轻松的环境,并以作为启导活动枢纽为目标。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在启用仪式中感谢李博士的家人,并表示:「科大鼓励互助友爱的文化。这笔捐款让我们得以推动各类启导活动,帮助学生取得有关学业及未来的实用建议、支持和鼓励,为科大推动全人教育作出贡献。」 启导中心始创总监刘梦琳教授称:「我们将致力联系商学院教职员、学长、校友及企业,支持学生的全人发展,透过启导中心积极提供多方面的学生辅导服务及启导计划,延续李博士对学生启导及领袖才能发展的热诚。」 三名学生在中心启用仪式中获颁「杰出学生启导奖」,表扬他们对启导活动的贡献。 有关启导中心:http://klcenter.ust.hk/index.html
新闻
体育, 捐款
香港科技大学曾肇添体育中心 推广健康生活及节约能源
为答谢曾肇添慈善基金(基金)慷慨捐赠三千万元襄助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推展全人教育,大学将一幢刚落成的体育中心命名为「曾肇添体育中心」(中心),日前举办开幕仪式。 基金代表曾启政先生于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希望科大能创建一个更强大的运动体育文化,以启发创新精神﹕「十多年前,曾肇添家族支持科大命名了一个展艺厅;今日,我们很荣幸能见证我们为科大社群于文化及体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现今世代要求同学拥有健全身心,我期望我们的支持能助科大培养体育精神,使之成为一所全面优秀的学府。」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感谢基金的支持,他说:「科大一直致力推展体育精神及多元的学习环境。大学近来引入新奖学金及入学政策,以吸引更多学生运动员入读科大。中心开幕得正是时候,我希望这新设施不但能满足运动员的需要,更能有助我们推动健康生活态度及全人教育的理念。」 中心楼高三层,不但邻近学生宿舍、两个游泳池及一个全天候室外田径场,其海滨选址更营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能吸引同学参与体育活动。中心设有一个相当于标准篮球场的主要场馆、一个能放置六张乒乓球桌的多用途室,以及两个海景健身区。 中心亦采纳多项环保设计,包括能减轻室内温度以降低能源消耗的玻璃外墙,把热岛效应降至最低的高反射性屋顶,太阳能管加热水系统和动作感测照明系统等,以尽量减少用电。 曾肇添慈善基金于2008年向科大捐赠港币二千万元,大学其后将展艺厅命名为「曾肇添展艺厅」,以答谢基金的慷慨捐助。曾肇添展艺厅是科大举办不同展览、表演和工作坊的主要场地。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www.ust.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科大的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研究评审工作」获得最多「世界领先」评级,亦于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18》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18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传媒查询:

2018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获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捐赠港币二亿元 促进大学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捐赠港币二亿元,支持大学深化人才培育及研究创新的工作,特别是与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城市及大数据相关的范畴。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是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捐款将应用于不同项目,包括设立教授席与奖学金等,有助科大加强推动研究及培养更多人才,促进香港及内地创新科技发展,支持两地迈向知识型经济。 碧桂园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表示有决心推动香港与内地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他说﹕「我们将投入八百亿元兴建『机器人谷』,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很高兴能与多间包括科大等知名院校合作。我和科大有着共同的愿景,双方都希望推动内地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并协助内地与机器人等领域相关的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我希望这笔捐款可以进一步支持科大培育人才,激发创新思维。」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捐赠表示感谢,他说﹕「杨先生不只为无数家庭建造房屋,更为不少学童—尤其出身自弱势家庭的同学修建学校。杨先生一直热心捐献,务求尽力让所有学童获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今天,他对科大作出的重大馈赠,将让大学师生得以在一个创新的环境下释放潜能、发挥所长,并继续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表示﹕「科大由衷感谢杨先生的乐善好施及其多年来对教育界的贡献。科大与杨先生方向一致,深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推动增长的新动力,所以我们建立这长期及全面的合作关系,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杨先生的捐赠,将令科大得以继往开来,在科研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并履行我们的使命,协助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 杨先生于1992年成立碧桂园,公司其后在香港上市,并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杨先生其后进一步把业务拓展至创新科技,于今年七月成立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将会通过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端计算及大数据上的研发,集中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核心技术。
新闻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获潘乐陶慈善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 促进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潘乐陶慈善基金(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襄助大学推动研究、教育创新及知识转移的发展。 基金的慷慨捐款将用于成立一个永久基金,支持科大教员与各个学术及研究部门在环境、技术及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当中包括新成立的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该学部负责统筹一个革命性的新课程,透过与业界紧密合作,培养学生的解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另外,捐款亦会用作提升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等设施和基建项目,包括科大中央研究设施。另会设立冠名教授席和奖学金,吸引人材,并提高学生对环境相关科目的兴趣。 安乐工程集团创办人及主席兼前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潘乐陶博士认为,香港极具潜力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他表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创业家,我认为自己在推动香港转型方面,有责任去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我拣选科大作为我的合作伙伴,是因为科大于推展创新科技方面最为突出。我希望是次捐赠能进一步加强科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以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未来的研究带来突破,造福人类,回馈大自然。」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潘博士的捐赠表示感谢,他说﹕「潘博士不只是一名成功的工程师及企业家,更是一位可持续发展的忠实支持者。他的坚毅和创意— 不论是在经营业务或提倡环境的可持续性上,皆为不少人带来激励。潘博士的馈赠,将令科大的科研发展更上一层楼,为香港及内地的环境发展作出贡献。」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表示﹕「科大由衷感谢潘博士的信任与支持。多年来,我们的合作已促成多个研究项目,培育了不少人才。科大与潘博士的目标一致,希望可以刺激创新思维,为社会带来改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也是我们今日得以建立这长期合作关系的原因。我们将透过加强研究、教育及知识转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环境,以回报潘博士的慷慨及对我们的信任。」 潘博士于1977年成立安乐工程,公司以业务全面而闻名,于行内具领导地位,服务范畴涵盖环境、信息及通讯、建筑技术、能源管理、大数据、保安及智能城市等。潘博士不但全心投入工作,更把这股热情伸延至慈善事业,于去年成立慈善基金,促进社会公益。潘博士亦担任多项公职,包括前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升降机及自动梯安全咨询委员会主席及香港机电工程商联会荣誉会长。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创新, 人工智能
科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全方位推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广泛渗透大众日常生活,并应用于各行各业。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成立本港高教界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于科学、技术、社会、商业及教育领域等各个层面,推展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 中心今日举办开幕仪式,逾60名来自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汇丰银行、建银国际、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巨头企业领袖及人工智能界别专家,见证这场盛事。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和中心创始主任冯雁教授担任主礼嘉宾。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成为主要创新动力。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乃科大一个重要的策略发展领域,大学除应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发展,亦会就其带来包括安全、私隐及伦理道德方面等挑战,寻求应对方法。我认为中心的成立将有助汇聚科大各学系的力量,促进发展惠泽社会的人工智能项目。」 冯雁教授于致辞中表示,科大拥有不同领域范畴的专家,包括语音和语音处理、计算器视觉、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公共政策、管治、社会和人文科学等,有条件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她说:「有别于其他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对人类具有贴身的直接影响。近年来,很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安全、透明度以及保安问题应运而生,如果我们不及早正视这些问题,致力开发有益人类社会发展的人工智能,其带来的损害将是无可估量的。」 中心未来将与大学四个学院及不同研究中心的教授,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对象包括大数据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人类语言技术中心和深圳研究院等。中心亦将与本港及国际知名的高校和组织合作,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等,积极转化科大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心亦计划于科大工学院现有的人工智能课程上,开设有关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的课程。 史维教授(左)、冯雁教授与合作伙伴代表合照。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生命科学,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获罗桂祥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 推进生命科学知识前沿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获罗桂祥基金(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襄助科大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基金的慷慨捐款让科大得以购置一部现时全球最先进、为结构生物学带来革命性重大突破的冷冻电子显微镜;亦襄助大学设立了「罗桂祥研究基金」,促进科大培育科研人才。为感谢基金对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学将学术大楼的实验室大楼部分命名为「罗桂祥楼」,该大楼亦会用作安置新购置的冷冻电子显微镜。 科大今天举行捐赠典礼,答谢罗桂祥基金的慷慨捐赠,基金由已故罗桂祥博士于1991年创办。主礼嘉宾包括罗桂祥基金主席罗德承博士、罗桂祥基金董事罗友礼先生、罗慕贞女士、陈罗慕连女士及罗慕玲女士、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以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科大其他管理层成员亦有出席典礼。 罗德承博士表示:「基金非常高兴能与在科研领域领先的香港科技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我相信科大的专家团队将善用冷冻电子显微镜,为他们的研究带来进一步的突破和发现,改善人类的生活,为社会带来裨益。我们亦很兴奋见证罗桂祥研究基金的成立,它旨在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合作。我们希望大学能继续利用科技打破界限,成就未来。」 罗友礼先生补充说:「我先父罗桂祥于78年前创立维他奶,当时只有一个简单使命:制造富营养、美味的饮品来提升公众的健康。秉承这使命和信念,维他奶从没间断地与不同伙伴合作,致力促进社会大众对健康营养方面的教育和认知。今天,我们深感荣幸能与享誉全球的顶尖大学-科大结为合作伙伴,对于我们的捐款能为双方未来的长远合作打下稳固基础,我们感到欣喜。」 廖长城先生衷心感谢基金的捐赠,他说:「罗桂祥博士的创意、坚毅和勇气激励了很多人。今日,科大亦正努力实现一个共同的使命—以创新科技及凡事皆可为的精神拓阔知识领域,促进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凭借罗博士基金会的慷慨捐赠,科大定会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和量,并将致力促进香港与海外研究人员间的学术合作。」 史维教授亦说:「基金自2001年与科大合作以来,先后创建了一个实验室及多个奖学金,又购置了多项昂贵的仪器推动我们于前沿科学研究方面的努力。基金今天慷慨捐赠的善款,更是我们合作17年以来最大笔的款项,这将推动更多跨学科与机构的合作和互动,为科大带来更多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