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订立双方在可持续基建发展和土地开拓方面的科研合作框架。
合作备忘录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签署,并由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先生见证签署仪式。
合作备忘录三月一日生效,为期两年,科研范围涵盖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工程中采用的崭新建筑物料、创新的山泥倾泻缓减策略、数位化、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及可持续方案。
方学诚先生在签署仪式上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透过应用创新科技,协助部门推展各项工程项目。凭借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建筑工程的经验和科大顶尖的科研团队,双方合作可促进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的科研,有助业界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工程质量和工地安全。
郑光廷教授表示,科大的跨学科研究专长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材料科学及土木工程等方面,将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实践经验、工作数据和场景应用产生协同作用,以创造既创新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与各院校及建筑业界紧密合作,研发各种智能及创新科技并应用于工务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多项工程项目应用科研成果,有效解决工程项目的痛点,例如优化泥石屏障设计以防治山泥倾泻,以及倡导循环再造拆建物料。

新闻
科大与英美顶尖医学院合作 推动筹建香港第三间医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伦敦帝国学院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支持筹办香港第三间医学院,前者为科大医学院计划提供顾问上的支援,后者则与大学展开合作,推动医学教育和临床培训方面的发展。
政府早前提出建立第三间医学院的愿景,以培养更多医生以满足本地需求,并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科大认为新一代医生必须具备在本地环境中服务和领导的能力,亦应懂得善用全球医疗科研领域的前沿技术。
为此,科大与全球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包括北京、上海、华中以及大湾区的顶尖内地医学院和医院,构建强大合作伙伴网络,务求建设一所符合最高国际标准的新医学院,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加盟。
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名*,于英国及新加坡亦有成功筹建医学院的经验。凭借其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目前正向科大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制定第三间医学院的发展蓝图,以及草拟一个全面的规划方案,涵盖基础设施需求、课程开发以及人才招聘等多个领域。
而作为美国一级医学研究机构**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则将与科大在师生交流、研究及国际协作方面展开合作。根据科大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最近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后者可为科大学生提供临床课程和实习机会,并为驻院医生和及专科医生提供培训课程。
科大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亦可共建研究团队或研究中心,以促进医学教育、临床治疗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及应用,并会探讨与国际组织在医学教研方面的合作机会。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衷心感谢两所卓越医学院的鼎力支持,她表示:「伦敦帝国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在医学教育和研究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一直备受推崇。 透过和他们以及中国内地一流医学机构的紧密合作,以及科大校董会顾问小组、筹备委员会、与医学教育工作小组中多名本地与国际专家成员的鼎力协助,各方优势互补,定能令科大在筹办新医学院上作出周详而全面的计划。 我们将与各位伙伴携手培育具备临床能力且精通科技的新一代医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贡献香港未来医学教育和医疗发展。 」

新闻
港科大积极拓展大湾区医学教育网络 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近日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南方医科大学(南医大)及广州医科大学(广医)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在临床教育、人才培养、医学研究及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为提升医学教育及医疗服务注入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约8,600万人口,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区内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为医学教育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港科大一向重视并积极拓展在大湾区的合作和发展,过去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建设了科研基地,并于2022年在广州南沙成立了港科大(广州)。是次与三所机构的合作计划乃港科大积极筹办医学院的重要举措之一。 透过大湾区的资源与平台,港科大将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教育及创新领域的优势,与合作伙伴携手培养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助力香港乃至大湾区建设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在全球医学健康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是次合作旨在进一步拓展香港与内地在临床教育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合作机制。 根据合作协议,中山一院、南医大及广医未来将选派临床教授及相关专家,定期赴港科大授课,并为学生在大湾区提供多元化的临床实习机会。 同时,港科大还计划与三所合作伙伴结合前沿技术、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共同开展临床教育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体系,促进医学教育的持续进步。
在医学研究领域,港科大将结合自身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工程学及基础科学等领域的优势,与中山一院、南医大及广医的临床医学成就,探讨建立联合科研团队或研究中心,推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推动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临床应用,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医疗技术水平。 此外,港科大亦计划与三所机构定期合办国际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分享最新医学研究进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打造全球化的医学创新平台。
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港科大非常荣幸能与中山一院、南医大及广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是港科大与大湾区顶尖医学机构展开长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我们期望结合港科大在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三所合作伙伴在临床医学领域的优势,培育新一代的高质素医学专业人才,促进前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推动两地医疗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
港科大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继合作筹建港科大(广州)后,今天再度签署一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学研发展、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创科人才培训等三大范畴展开深入协作,标志双方的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双方将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共同推动可持续经济、新型工业化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签约仪式于广州举行,出席嘉宾包括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市领导边立明、江智涛,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广州市政府秘书长洪谦、教育局局长陈爽、科技局局长谢明、南沙区区长吴扬,及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等。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港科大与广州的合作渊源深厚、成果丰硕。希望双方以此次协定签署为新起点,加强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推动港科大(广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准大学,以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携手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准人才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见证签署仪式的沈向洋教授表示:「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蓬勃,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发挥所长,助力广州市人民政府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为国家贡献力量。我期待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可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教育和创新领域的进步,为穗港两地民众带来裨益。」
身兼港科大(广州)理事会理事长的叶玉如教授则指出:「多年来,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一直合作无间,是次签署协议乃继成功合作筹建港科大(广州)后又一崭新里程。协议中提及的三大领域,包括产学研协作、生物医药及人才培育,均与港科大的策略发展息息相关,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深信双方将可携手推进更多创新方案,共同为国家作出贡献。」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及平等自主的原则,展开全方位及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具体内容包括:1) 促进科技创新及知识转移,推进产学研发展;2) 加强生命科学及医疗等领域合作,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整体水平;及 3) 开展人才培养,推进人才互融互动 。
新闻
港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负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今日派出代表团到访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大学管理层及教研人员会面,双方并签署一项合作框架协议,规划五大合作领域,包括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科研协作、共享科研设施及系统、促进人才培育及国际合作等,冀结合两者的优势及资源,携手发展航天工程的研究及科技,为国家航天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协议,双方将探讨建设联合实验室,实现双方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的有效协同,并利用中国载人空间站等大型科学设施进行科研,冀望未来共同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提升双方在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此外,两者亦将积极合作申请国内、区域及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并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及教学研讨会等,为全球专家学者建构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两者亦会推进师生互访交流,共同培育有志发展航天科技事业的人才。
协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珂及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签署。代表团成员亦藉此行深入了解港科大多个航天工程研究项目,探讨合作方向。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强表示:「我们非常重视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港科大在诸多领域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和创新活力,尤其是在太空材料、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与我们中心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携手共进的重要契机。我们相信,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整合双方资源,突破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科研协作方面,共同利用载人空间站等设施开展前沿研究,必将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有力推动我国航天工程技术的发展。」
郑光廷教授衷心感谢中心对港科大的信任及支持,他指:「航空航天工程学是港科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们一直积极推动香港特区的航天科技发展。是次能与中心进一步深化关系,共同推动科研协作、人才培育及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通过汇聚双方的科研实力,我们期望能促进太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融合,开拓创新研究,打造国际领先的航天科技平台,为全球航天事业的未来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2024

新闻
八所政府资助大学合办「香港伙伴周」 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继去年取得丰硕成果后,由香港八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大学合办的「香港伙伴周」,今年联合邀得58所海外合作大学的代表参与,借此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并促进本地大学与海外大学的联系。
八所本地大学代表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岭南大学(岭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教育大学(教大)、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及香港大学(港大)。活动旨在积极响应政府打造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愿景,成功邀请58所海外大学成为合作伙伴,较去年38所大幅增加。这些多元化的国际伙伴来自不同国家,涵盖澳洲、奥地利、加拿大、捷克、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纽西兰、挪威、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及美国。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伙伴参与计划。他特别提到香港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机遇,并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及学生设施,能吸引国际交流生。邓教授表示:「我们在促进国际合作及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共同愿景,让大家汇聚于此。除了优质教育外,香港亦提供各种机遇,让学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侪建立友谊,开拓视野,体验多元且丰富的文化。」
「香港伙伴周」于12月8至14日举行,邀得多名行业领袖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对香港最新发展的真知灼见。汇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董事总经理王泽博女士率先介绍香港的发展及作为大湾区一部分的策略定位。其后,汇丰亚太区人力资源香港区主管郑文婷女士,深入探讨国际学生在香港发展事业的机遇,以及分享对未来技能需求的展望。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副主席兼M+博物馆主席陈智思先生则分享香港在艺术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各大学的管理层及教职员陪同海外大学伙伴代表参观校园设施,包括:

新闻
知识无边界:大学领袖缔造全球互联新世代
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疫情危机、地缘政治紧张,以及人工智能革命衍生的各种挑战,大学作为知识与创新的殿堂,肩负起前所未有的重任。大学领袖明白没有单一机构或学科能独力解决这些难题,因此必须汇聚全球专业知识及资源,合力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平等和璀璨的未来。
2024年12月2及3日,由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主办、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九间本地大学支持的「大学校长高峰论坛2024」在香港举行,体现大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今次论坛邀来全球逾50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和领袖,提供对话交流平台,互相分享睿见,缔结合作伙伴,共同为解决全球挑战出谋献策。
论坛期间举行了多场会议,深入探讨大学在促进知识全球化上担当的重要角色。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主持首场会议,题为「知识全球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此环节更包括五位嘉宾讲者: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普拉德普‧科斯拉教授(Pradeep K. KHOSLA)、曼彻斯特大学前校长南希‧罗斯韦尔女爵士教授(Nancy ROTHWELL)、阿联酋大学副校长艾哈迈德‧阿尔雷西教授(Ahmed Ali ALRAEESI)及东京大学副校长及全球教育中心主任矢口𧙗人教授。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左一)主持首场会议,与来自中国内地、美国、英国、阿联酋及日本知名大学的领袖讨论教育理念及知识全球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