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金融科技, 研究, 教与学
香港科技大学推出跨学院金融科技理学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商管理学院、工学院和理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推出香港首个跨学科金融科技理学硕士课程。 科大金融科技理学硕士课程分为一年全日制和两年兼读制,旨在为金融科技行业引入人才。课程将透过三所学院多位教授的多元化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与流行金融科技及其工程和金融原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在多领域及日渐蓬勃的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市场竞争力。第一届学生由60位主要具有金融和科技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 课程启动礼在上星期六(8 月17日)举行,由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苏孝宇教授及理学院副院长(招生)梁承裕教授主持。 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说:「凭藉科大的世界级工商管理、工程及理学教育,此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取得成功。课程亦充分体现了科大勇于创新的独特定位。」 科大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及金融科技理学硕士课程联合主任许佳龙教授表示:「此课程满足了市场的迫切需求,而第一届同学的卓越能力及多元化背景正正体现了这一点。这些学生学历优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院校,当中不乏经验丰富的银行、金融及科技行业管理层和专业人士。他们均致力于学习、发展和引领全球的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 WeLab集团资深顾问、虚拟银行董事局主席及科大财务学系客席教授陈家强教授以「香港及大湾区的金融科技教育」为题于课程启动礼发表主题演讲,指出香港作为金融科技人才教育枢纽的优势。其后,启动礼举办以「虚拟银行与金融科技业的未来」为题的论坛,进一步阐明金融科技在金融业的整体发展的关键作用。论坛嘉宾包括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女士、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阮国恒先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业务合规总监杨冠熹先生,各人同为科大校友,均在论坛中分享他们对金融业的宝贵知识和见解。
新闻
人文学科, 人文社科, 电影
从镜头学习人文价值
非文科本科生经常抱怨被迫修读跟他们的主修范畴以及职业生涯毫无关系的人文学科。然而,人文学部副教授渡言并不认同这个想法。渡教授认为,科学家以及工程师也应该修读文科及人文学科,才能了解他们的发明能为社会和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渡教授希望更多学生能够透过她的课堂培养同理心、批判性和创意思维。 「人文学科是一种软实力。它对人类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科学发明更深远。」她以历史上的著名作家莎士比亚以及鲁迅为例子,后者为中国的文坛大师,因为坚信文字的力量远大于医学,故决定弃医从文。 现今的学生都喜欢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因此他们都无图像不欢。正如渡教授所言,电影和动画这个媒介比文学让人感觉更自由,亦比书本更受欢迎和更容易接近。 因此她认为,「电影和动画是灌输学生人道主义价值观一个很好的媒介。」 渡教授是研究中国动画的著名学者,她最先发现中国动画电影在二战时期的重要性,并且将其建立为一个主流研究范畴。渡教授醉心研究动画,源于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动画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议题。但同时她亦对其友侪只谈论日本动画的行径感到好奇,促使她决定深入研究中国动画这一个前人未曾涉猎的研究领域。 渡教授于2012年完成她的博士论文,发表中国动画对日本动画的影响,以及中国动画在50至70年代毛泽东领导下蜚声国际。今年,渡教授出版了她的英文著作《Animated Encounters: Transnational Movements of Chinese Animation, 1940s-1970s》。 渡教授还认为,因为人们对科技的看法不断改变,所以现今不论修读什么科目的学生都应该修读人文学科。日本动画对科技的描述就是最佳例证—在60年代,科技在动画里头都是好帮手,造福人类。然而,近代动画却经常刻划疯狂科学家创造能够摧毁人类文明的怪兽机器,展现出对科技的恐惧。 她表示:「科学发展存在失控的可能性。虽然机械人能为人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我希望学生以人道关怀和价值为做事原则,这样才可确保科学和技术用于正途。」
新闻
海洋科学, 环境, 本科生, 海洋生物
科大推出全港首个海洋科学与技术本科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海洋科学系将于今年九月推出香港首个海洋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士课程,以培育年轻一代、具有实际经验的海洋环境研究、保育和管理人才。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海洋探索和研究项目,不仅希望寻找新资源,更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寻求新的突破。过去数十年中,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而探索新资源的任务变得益发重要。为了培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人才,科大即将推出新的本科课程「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科技),锐意培育学生在环境范畴的技能和特质,使他们能在这个对人才需求若渴的领域发挥才干,成为教育家、海洋科学家、技术人才或其他专业人士。凭借跨学科的教授团队以及强大的海洋研究背景,科大具备了成立一个综合而全面化的海洋科技课程的实力。有关课程不仅涵盖海洋科技的基础知识、渔业和保育等方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亦涵盖了多个技术层面如数据挖掘技术和管理、海洋动力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污染追踪技术,以及可应用到不同工业范畴的海洋活性化合物的挖掘技术等。课程非常重视同学的实践经验,将会与内地、台湾、日本及世界其它地区顶尖的海洋研究机构和在海洋产业拥有显著地位的地区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总整课程(capstone projects)、实习和海外交流机会。
新闻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教与学
真正的教育家
新就职工学院副院长(本科生教务)的莫国泰教授,是一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者。

2018

新闻
体验式学习, 本科生, 工程学
科大工学院计划将「体验式学习」 课程 订为工程学生必修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今天(2018年12月4日)宣布,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体验式学习」课程订为必修科,日后每年入读工学院的800位本科一年级学生,均需修读「体验式学习」课程,动手制作工程作品,学习跨学科的工程知识,贴近现实需要。 工学院院长郑光廷教授说︰「现时市场上日益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懂一个范畴的工程师,而是拥有不同工程学科知识的工程师。我们希望透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用自己一双手设计一些创新发明,汲取跨学科的知识,建立解决难题的能力,成为贴近社会需要的人才。即使学生在毕业后长期投身社会不同岗位,也能适应和继续创新。」 科大工学院正式引入「体验式学习」课程已六年。现时,每年约有180位本科一年级学生报读「首年基础工程设计课程」;另外约有130位本科生在不同教授的指导下,参加本地及海外的工程设计比赛。他们均需亲手设计和制作工程作品,例如飞船、小型智能车和水底机械人等。工学院计划在两、三年内将「体验式学习」课程订为必修科,日后每年入读工学院的800位一年级学生,必需修读「体验式学习」课程,从而学习跨学科的工程知识,获取实战经验。 为配合「体验式学习」,工学院特别为学生提供了每天24小时开放的「学生主导体验式学习实验室」。该实验室可随时组装变身成为设计、制造样板或作仿真展示等用途的工作室,并设有激光切割机、高效3D扫描系统和动态捕捉系统等设备。实验室由担当「学生技术顾问」的高年级工程学生全权管理。此外,工学院亦刚刚开设全新的「Dream Team Open Lab」,让更多学生能制作自己的工程作品,参加比赛。 工学院院长郑光廷教授补充︰「由学生主导、让他们动手创造及制作工程作品是全球工程教育的趋势。科大是一所年轻的大学,我们在教学方面勇于创新。工学院于本科生教育中的『体验式学习』投放大量资源和人才,继续确立科大工学院在工程教育创新的领导地位。」
新闻
数据科学
科大推出全港首个以技术为本的本科生大数据课程
在今日数据满泻的年代,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人才需求若渴。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理学院和工学院于本学年推出「数据科学与技术理学士」本科生课程,为本港首个以工程技术为本的本科生大数据课程,旨在培养数据分析与技术应用能力并重的「实战型」跨学科人才,以切合未来社会需要。现时本港有关数据科学的本科课程大多侧重商业方面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怎样利用数据制定商业及管理策略,却较少兼顾工程技术应用方面,如编写程序、机械学习和数据理论等范畴。本课程以工程技术为基础,旨在装备学生如何从庞大数据数据当中,透过各种数学模型以及崭新的工具技术,解读从不同来源中获得的数据。透过本课程训练,大学期望学生能熟悉数据分析、程序技巧和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为他们将来的事业奠下稳固基础。此课程刚于本学年九月份录取了第一批学生。有意修读此课程的同学,须先成功报读科大理学院或工学院,并于大学首年修毕指定的学科,才可向其隶属学院申请将「数据科学与技术理学士课程」列为主修科目。如获取录,学生可于二年级起开始修读,期间需合共修读不少于112个学分。课程每年提供约40个学额。数据科学与技术课程副总监兼计算器工程课程副总监吴兆鸿教授表示:「数据科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愈趋广泛,社会对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的需求骤增。根据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人力资源发展工作小组于2017年7月发表的报告,不论在公营或私营机构中,数据科学及分析范畴的人力短缺问题最为严重,单计中国,2015年时所欠缺的大数据人才便高达150万人。此课程正正可为现今急速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培训相关人才。」理学院副院长梁承裕教授亦指出:「此课程的升学及就业出路多而广,在金融科技上,数据科学可应用于区块链和比特货币挖矿等;网上零售业则可透过分析客户数据,设计更个性化的宣传策略;连医疗上也可以大数据来协助找寻最有可能的治疗方法。大学将支持和鼓励本课程学生到不同机构实习,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装备自己。」
新闻
大规模开放线上课堂
香港科技大学与Coursera合作推出先导计划 学生及教职员可优先享领免费MOOC证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全球主要在线课程(MOOC)平台Coursera合作推出先导计划,科大学生、员工及教职员修读由科大提供的Coursera课程,将可免费申请证书。此先导计划暂时仅覆盖数间院校,而科大是当中唯一的亚洲学府。 证书费用的豁免不仅适用于由科大教授们讲授的独立课程,亦适用于由数个相关学科合组而成的专科课程,当中包括「非母语讲者的商业英文」或「信息科技」,而节省的费用则由$70至$600美元(约$546至$4,680港元)不等。透过出席在线课堂、提交作业或参加考试,获得证书的学生将获证明已于该课程或专科课程领域学懂一定程度的知识,考核的形式具体取决于课程的性质。现时,科大于Coursera平台上提供33个课程,内容涵盖金融科技、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及中国政治等,而课程数目仍在不断增加。是次先导计划旨在推动网上学习,协助有志透过网上平台学习新知识的人士。其他参与的院校包括美国的密芝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杜克大学。 科大工程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庞鼎全教授表示:「科大一直透过各种创新手法推出网上课程,为国际间推展网上学习的先驱之一。任何人士只需透过互联网,便可跟随我们的教授学习最新的知识,不受时间或地域限制。令我们自豪的是,我们能再次成为亚洲首间参与此先导计划的大学。现在,科大社群不但可以选修与现今社会息息相关的课程,更能免费获得这些广泛认可的课程证书。」 Coursera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先锋,一直与全球顶尖大学和机构合作提供在线课程。科大早于2012年已开始与Coursera合作。 Coursera首席学术策略师Deanna RAINERI说:「我们相信向院校的学生、员工及教授提供高质素的网上学习,是高教界未来一个重大的创新发展。Coursera伙伴计划让参与的院校能于我们的平台上,为自己的社群提供免费课程,以增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我们很兴奋能与我们其中一个最具前瞻性想法的伙伴科大合作,在亚洲推动此先导计划。」
新闻
印刷书籍和电子书, 书籍用量, 视觉与图像
Print Book vs E-book Usage
The Library recently studied overall trends in physical visits, book loans and e-book usage?...This reveals that users continue to visit the Library for activities other than borrowing physical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