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香港科大与戈壁创投成立风投基金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与戈壁创投(戈壁)今日宣布成立一支全新战略基金,重点培育由科大孵化的早期初创企业。「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Gobi-RIF) 」旨在促进前沿学术研究产业化,加快大学科研成果推向全球市场,为全球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作为「Redbird Innovation Fund (RIF)」框架下的第二支风险投资基金,Gobi-RIF基金将整合科大的世界级科研实力与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戈壁创投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创投经验,并借助其遍布亚洲16个战略据点的卓越网络,加快四大重点领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包括生物科技、工业4.0、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及金融科技。是次合作获港投公司支持,是港投公司于2025年5月在其主办的「国际耐心资本论坛」上公布的「耐心资本专项基金」项目之一。港投公司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耐心资本机构,肩负着双重使命: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提升香港长远的竞争力和经济活力。Gobi-RIF基金已锁定多家极具潜力的初创公司,均源自科大,其中包括割草机械人开发商来牟科技(Lymow),该企业在北美市场表现出色;专门研发模拟讯号集成芯片的无晶圆设计公司原子半导体(Atom Semiconductor);以及专注于先进人工智能气象技术的空间级卫星解决方案提供商星睿云智(Stellerus Technology)。该基金由戈壁创投负责管理,将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以提升香港在大湾区及更广泛地区的创新影响力。

新闻
「科大 - 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5」香港赛区圆满结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信和集团联合主办的「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5」香港区决赛今日在科大清水湾校园圆满举行。赛事踏入第十五周年,今次比赛共吸引来自全球的348支队伍参加,竞逐奖项并交流创新理念,为可持续未来开发实用解决方案。Stellerus Technology Limited凭藉其研发的飞廉星座计划,荣获最高荣誉 - 白金奖。颁奖典礼由信和集团副行政总裁黄永龙先生,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及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主礼。入围团队向业界伙伴、投资者及学术领袖等一众嘉宾展示创新项目。在「香港科技大学组」中,专注透过人工智慧(AI)研发气象科技的公司Stellerus Technology Limited、病理大模型驱动的AI智能诊疗平台SmartPath、研发AI自动化牙科牙齿矫正及治疗方案设计系统的Lulusmiles分别夺得白金奖、金奖及银奖。而「国际学生组」的Envirovex (英国)、MaternaSense (美国)、BACKEER (哈萨克斯坦)分别夺得白金奖、金奖及银奖。「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继续作为比赛的亮点之一,分别由 LoonGaN Technology Co Limited、Regenerative System及 Stellerus Technology Limited获得。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与女性赋权是本届大赛的焦点议题,参赛队伍善用人工智慧、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开发出多种创新诊疗工具、女性健康技术及环境解决方案等,展现科技在医疗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无限潜力。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法国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投资推广署(投资署)今日(九月十二日)宣布,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由施耐德电气、威立雅、布依格—宝嘉 、一众集思和圣戈班等法国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一项开创性的楼宇减碳试点项目, 为香港实现二○五○年碳中和目标迈进关键一步,此亦与法国的愿景相符。
是次合作备忘录源自二○二四年四月由「法国团队」发表的绿皮书 ,当中探讨了加速香港于二○五○年前达至碳中和的合作机遇。其后团队进一步制定一个净零碳建筑试点项目提案,并向行政长官李家超提交了建议方案。
该试点项目是绿皮书的一项具体成果,旨在发掘支持香港减碳进程的合作机会。项目将致力提升科大一幢现有建筑物的能源效益,藉此展示公私营协作如何有效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亦会引入创新的融资模式及先进的改造技术,为将来广泛应用于类似项目奠下基础 。
项目特点包括:

新闻
香港科大团队研发AI工具 精准预测沿岸海洋健康状况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甘剑平教授(海洋科学系)和杨灿教授(数学系)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AI驱动的工具,名为STIMP,用于诊断沿岸海洋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健康。STIMP引入了一种新范式,能够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从而在大时空尺度上预测叶绿素a(Chl-a)浓度。在对四个全球代表性沿海区域的测试中,STIMP的表现显著优于现有的地球科学工具,将插补的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最高达81.39%,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58.99%。准确的叶绿素-a预测有助于及早检测有害藻华,保护生态系统,并为制订海洋政策提供具数据基础的见解。
沿岸海洋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因为来自陆地的营养盐输入和活跃的水动力过程促成了高生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然而,沿岸海洋生态系统易受频繁且严重的富营养化、生物地球化学极端事件和缺氧的影响,这些因素严重威胁着沿海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沿海地区的蓝色经济。叶绿素a的浓度是衡量海洋环境整体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利用遥感获得的叶绿素a数据来实现大尺度时空海洋环境质量诊断的数据驱动方法,是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大尺度时空叶绿素a预测方法仍面临三个挑战:首先,叶绿素时间变化难以捕捉;其次,叶绿素的空间异质性难以建模;第三,观测数据的高缺失率使得时空变化的获取更具挑战性。
为了解决上述挑战,科大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先进的AI驱动时空插补与预测(STIMP)模型,用于预测沿岸海洋中的叶绿素a。STIMP将叶绿素a的预测分解为两个连续步骤:1)插补过程,从部分观测数据中重建多个可能得完整时空叶绿素a分布;2)预测过程,基于每个重建的连续且完整的时空叶绿素a分布进行精准预测。通过使用Rubin规则对多次插补和预测过程的结果进行平均,获得最终的叶绿素a预测。透过这种方式,我们的STIMP方法不仅通过对缺失数据的精确插补提高了整体预测性能,还提供了置信区间以量化预测的不确定性。

新闻
香港科大校园化身创新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计划(『生活实验室』)选出新一轮共八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内容涵盖提升能源效益、优化可再生能源系统、水资源管理、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态系统及预测性维修策略等范畴,并即将于校园展开测试。计划旨在让学生及教研人员研发的项目在投入实际应用之前,先在校园验证他们的原型与创新构想。
这八个由不同学系与部门教职员主导的项目,共获大学拨款逾330万港元,并将于今年稍后时间,陆续于校园各处推出试行。『生活实验室』把清水湾校园打造成创新方案的实验基地,汇聚教研人员、学生及校友的力量,加速可持续发展研究,并于校园转化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支持科大对「2028可持续发展挑战」及「2045净零排放行动计划」的承诺,并为世界带来实质性影响。所有入选项目均经过由业界领袖和校园运营的专家所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
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表示:「多年来,科大『生活实验室』的团队不断提出创新意念,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寻求解决方案。本年度入选的项目涵盖生物多样性以至智能机械人等多个不同范畴,覆盖面广,在项目多样性方面树立新标杆,同时能针对社会上各个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切实回应香港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我们期望能扶助这些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为社会带来庞大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把应用层面拓展至香港以至其他地区。」
新闻
香港科大推全球首个大型人工智能教育沙盒游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推出目前全球最大型的人工智能(AI)多智能体社会模拟沙盒平台——「智能体世界」(Aivilization)。此创新平台旨在研究人类与AI的互动如何塑造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里的「AI居民」(智能体)通过融合互动的方式,自然发展其社会管理架构、经济体系与文化规范。
随着AI快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人类与AI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过往一些模拟项目,诸如「Project Sid」1及斯坦福大学团队的「Stanford Smallville」2(斯坦福小镇)等,亦曾探索过类似主题,其规模分别约为1,000个和数十个智能体组成的AI社区,用以研究和观察AI文明的演变。
科大的「智能体世界」在既有的基础上大幅拓展研究规模,通过巧妙结合互动游戏模式、大规模公众参与以及实时AI实验,让十万个AI角色在为期六周的时间内,同时在虚拟世界内生活、互动和发展。以往的沙盒游戏常面对高昂运营成本以及静态评估框架等限制,令研究受到局限。「智能体世界」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大幅提升平台表现,为研究人类与AI之间互动开拓更深入的空间。其中主要的创新突破包括:

新闻
香港科大陈飞教授荣获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陈飞教授荣获国际城市气候协会(IAUC)颁发的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陈教授为大中华地区第二位获此国际殊荣的学者,是次奖项肯定他于城市气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及超卓贡献。
作为国际大学气候联盟颁发的最高殊荣,卢克·霍华德奖每年颁授予在国际城市气候学领域中表现卓越的学者,以肯定其在研究、教学及服务中的贡献。IAUC赞扬陈教授在推动城市气候模型方面的所展现的国际领导力和影响力,当中包括协助制订政策和开发工具,以保护脆弱地区。
陈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国际城市气候协会给予我的肯定。我与科大的缘分始于2004年的合作项目,合作带来的启发超越学术研究层面,更激发我对探索城市化对区域天气与气候影响的热忱。这种协作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当中引发的灵感更持续激励我在研究上不断突破,并为我带来此项殊荣。」
陈飞教授为城市气候学及气象研究学知名学者,拥有逾28年经验,同时在世界气象组织(WMO)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他曾领导多个国际项目,致力开发天气预测和气候模型,并建立极端天气预警系统。目前,由陈教授领导、于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下的城市预测项目,聚焦于预测和减轻极端天气现象,如局部暴雨和热浪引发热岛效应以及空气污染所带来的灾害和影响。
陈教授现正与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刘启汉教授、冯志雄教授和石晓明教授,以及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杨嘉川教授合作,领导新一代全球城市天气预测模型的开发。该模型透过跨学科协作,整合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及人工智能技术,致力提升热带沿海城市就天气灾害与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及时间性。今次获颁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的殊荣,不仅彰显陈教授在城市气候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更是继2024年获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后,对其丰硕学术成就的再度肯定。

新闻
香港科大与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平发展基金)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深化产学研协作,携手推动新能源科技领域的创科研究。是次合作将结合科大的世界级科研实力与和平发展基金的市场经验,转化研究成果为商业化应用,促进新能源科技及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订下的碳中和目标。
签署仪式日前于科大举行。在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与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及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总会会长卢文端博士见证下,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及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卢金荣博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就支持能源科技创新,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及拓展合作网络开展深度合作。
产学研协作 共创绿色未来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重要课题。透过是次合作,科大与和平发展基金携手推动尖端科研,包括下一代能源储存、可再生能源及系统优化解决方案等,并配合产业的可扩展性,直接支持国家的重点策略,使香港成为全球能源创新的领导者。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所致力推动突破,以提升能源韧性、减低碳强度,并为大湾区发展为全球绿色创新枢纽作出贡献。和平发展基金拥有丰富资源及深厚背景、广泛的商业网络,以及立足港澳台侨、服务和平发展的远大使命,将为科大的科研项成果落地,提供坚实支持。」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及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卢金荣博士表示:「作为拥有丰富基金管理经验的投资机构,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成功投资及孵化多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我们期待双方合作能发挥所长,并配合特区政府创科政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探索更多创新能源方案,成功达至政、产、学、研、投协作,让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为香港以至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