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感謝國家科技部託付 三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正式授牌
致力推動腦神經科學、光電子與沿海城市氣候韌性科研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舉行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上,獲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陰和俊部長正式頒授三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牌匾。科大衷心感謝國家科技部,及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對科大科研發展的持續信任與認可。除兩所重組后更名的「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與「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外,科大亦將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作新建「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為國家在應對極端天氣、提升城市安全與防災能力等重大需求上提供科技支撐。
國家科技部於2022年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化重組,並於2025年初批准 12 所現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重組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 」,另新建三所「全國重點實驗室」(其中一所由兩間大學共建)。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已於本年7月1日,正式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科大既完整保留全部原有的重點實驗室,又成功獲批新建重點實驗室的院校。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科技部部長陰和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主任周霽,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出席了今日的授牌儀式,並與本地五所大學的校長及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和其代表舉行座談會,探討香港如何憑藉優秀人才、創新科研及國際化環境,更好地支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大校長兼「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葉玉如教授,「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Kristiaan Neyts教授和聯合主任范志勇教授,以及「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雙主任之一的吳宏偉教授出席,並參與其後的授牌儀式。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擔當國家和全球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在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將提供重要平台,促進與海內外的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匯聚全球各地的優秀科研人員,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國家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15家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布局建設,是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更是中央寄語香港科技界的殷切期望和艱巨使命,希望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強化使命定位,聚焦國家需求背後的科學難題,勇於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
中聯辦主任周霽指出,近年有一批國際頂尖的學者、科學家成為了新香港人。他期待香港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並通過高水準的研究平台、合作專案,集聚,以培養更多國際頂尖人才和創新的團隊。
香港創科局局長孫東表示:「特區政府在二○二三年年底啟動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國家科技部在二○二五年一月批准15所在港實驗室重組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我們希望重組后的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能夠緊密對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的科技前沿,並大力提升科研水準。我們也希望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能夠充分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積極拓展全球科研合作,同時能夠大力培養和吸引全世界的頂尖人才,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衷心感謝中央政府、國家科技部和香港創科及工業局一直以來對我們的高度信任與託付。科大不僅完成了原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還成功獲批新建一所全國重點實驗室,這是對科大科研實力的重要認可。重組后的新體系戰略定位更清晰,整體佈局也更系統、更完善。將全國重點實驗室計劃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延伸至香港的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兩地科學家協同創新,有助於香港充分發揮科研與國際化的獨特優勢,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同時也為香港融入國家科技事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科大將繼續聚焦國家戰略需要,致力於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跨學科合作、彙聚海內外高端人才,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升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功能貢獻更大力量。」
根據創新科技署安排,每所實驗室將獲穩定資金支援,大學亦將提供相應配套資源,確保其聚焦國家使命,開展長週期、戰略性科研任務。各實驗室已制定清晰發展規劃與績效目標,並建立規範管理機制。
立足國家體系,打造科創高地
科大三所獲批實驗室將聚焦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前身為「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9年獲批成立,是香港首個分子神經科學領域及科大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開展前瞻性基礎和轉化研究,其代表性成果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血液診斷技術及全腦基因編輯系統,並獲得多項科研經費與跨院校合作計劃。實驗室於2025年2月順利完成優化重組,新方向聚焦神經疾病機理、診療手段及新技術開發,整合跨學科團隊與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
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獲批成立,致力推動新一代光電技術、人工智慧、先進位造的創新發展,以滿足國家在相關領域的關鍵需求,並有效益地向國內高科技工業界技術轉移,以及三地科創規劃及人才培養交流。 實驗室於2025年2月獲批過渡為「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 重組后的研究主題將包括:基於鈣鈦礦的光電材料和器件,有機發光器件,量子點LED(QLED)和納米棒,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XR),3D顯示,基於薄膜晶體管的柔性感測器,有機太陽能電池, 以及超寬頻半導體。
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由科大和理大於2025年合建,將聚焦極端天氣預測、城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韌性、災害預警系統等研究方向。實驗室將充分發揮科大在岩土工程離心機實驗平台的國際領先優勢,結合理大在工程與政策管理的專長,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推動建設安全、綠色、可持續的沿海城市。
新增實驗室構建創新生態 引領區域協同
新增的實驗室旨在加城市災害綜合防控的科學與技術研究,並以保障公共安全及城市綠色發展為目標,有關的科研專案將充份利用科大領先國際的岩土工程離心機群實驗平台進行,科大亦將發揮其國際化科研網路以及雄厚的科研優勢,與理大共同推進全球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建設,建立完善的沿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論,發表具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並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科研人才。
香港的創科生態環境日趨完善,面對新時期的機遇與挑戰,科大將繼續深化國際協作與交流,協力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彙聚海內外高端人才的創新樞紐,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年5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