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Redbird
新闻
学生发展, 教与学
科大向哈佛学子敞开教研大门 应对全球学术变局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向现正就读哈佛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学位课程录取通知的学生,发出公开邀请,欢迎他们加入科大继续学业,延续学术追求。此举旨在应对全球学术环境的变化,并彰显科大致力营造多元、世界级学习环境的承诺。 作为全球顶尖大学之一,科大希望提供此机会,让优秀学子能无间断地追求学术理想。大学将为有意转学的学生提供无条件录取、简化入学程序及学术支援,协助他们顺利过渡。    创新与包容的全球枢纽  科大以尖端研究、创新驱动的课程及多元文化校园闻名,始终秉持兼容并蓄与追求学术卓越的理念。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表示:「多元化的格局是激发创意与进步的基石。我们已准备好迎接哈佛学生加入科大社群,为成就他们在其学术领域的追求,尽力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与生气盎然的学习环境。」    为转学生提供全面支援  科大将优先处理这些学生的入学申请、学分转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确保他们顺利转学。大学已成立专责团队,协助学生处理入学申请、学分转移、住宿及签证等事宜。有意的学生请透过专属电邮 hkust-Harvard@ust.hk 获取详细资讯。  
科大伙拍毕马威及格里菲斯大学 推出亚洲首个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硕士专修课程
新闻
合伙, 教育, 企业管理
科大伙拍毕马威及格里菲斯大学推出亚洲首个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硕士专修课程
为满足全球金融业对在金融罪行和法证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毕马威(KPMG)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携手合作,于科大会计学理学硕士(MSAC)课程推出「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专修」,为亚洲首个聚焦此关键领域的专修课程。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数据,金融罪行及洗黑钱活动每年为企业、政府及个人造成的损失高达1.45万亿美元。科大会计学硕士新设「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专修」,将提升香港在预防及打击金融罪行方面的人力资本,为构建更安全的金融体系作出贡献。 透过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此专修将成为亚洲首个于会计硕士课程中,专注于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的学术专项。课程将新设五门全新专业选修科目。 是次合作汇聚三方在会计教育及会计专业的独特优势,由科大设计选修科目的课程框架、格里菲斯大学则结合在金融罪行调查与合规方面的专长开发教材、而毕马威的资深专业人员则担任讲师,通过融合理论与实务,协助学生掌握业界所需的实战技能。学生须修毕所有五门新选修,才可获得此专修资格。 新专修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放予所有会计学硕士生报读,旨在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为投身金融罪行调查、法证会计、打击洗黑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等领域作好准备,同时培育业界专才,以推动金融界更健全、更符合道德规范的发展。 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表示:「业界对金融罪行防治专才需求殷切,创新的会计专修正好填补此关键人力资源缺口。这项策略性合作,汇聚顶尖会计教育及行业专才,将有助培育新一代专业人才,助力香港及全球金融业应对迅速转变的挑战。」
科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宋雪洋教授荣获2025年「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表彰她在凝聚态物理学的突破性研究。她聚焦解密量子材料,其研究有望助设计出新型材料,开创前沿、突破性的节能技术,并应用至小型电器,以至大型供电网络等不同层面。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研究, 物理学, 奖项, 奖项及排名
量子跃动:科大物理学家探寻「完美」材料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宋雪洋教授荣获2025年「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表彰她在凝聚态物理学的突破性研究。她的研究有望设计出高效导电或导热的材料,革新能源技术。宋教授将获裘槎基金会颁发500万港元研究资金,以支持其研究。 「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是裘槎基金会最顶尖的奖项之一,旨在培育香港科研界的明日之星,获颁授此荣誉的学者需拥有卓越的博士研究工作、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且对所属的研究领域有重大贡献。 解密量子世界   推进可持续未来 宋雪洋教授的研究聚焦「解密」量子材料,这些物质具超导体特性及粒子出现分数化行为,她专注在研究阻挫量子磁体、分数量子霍尔状态及奇异超导态等量子材料,探讨分数化与规范结构等新兴物理现象。她的研究运用对称性、反常现象及拓扑学等尖端框架,解析先进材料(尤其是二维系统,如转角系统)的物理特性与相变过程。透过结合理论、解析模型与计算模拟工具,她将基础物理结合实际应用,包括高效能材料与新型器件。 奖项推动量子材料创新 「对于能够荣获『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我感到无比荣幸与振奋」,宋教授表示,「凭借这份支持,让我们能放胆依循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兴趣所在进行研究,我的目标是揭开量子材料之谜,探寻为何一些材料有极其高效或反直觉的导电或导热能力,通过破解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设计新型材料,开创前沿、突破性的节能技术,并应用至小型电器,以至大型供电网络等不同层面。」
研究院院长贾佳亚教授向嘉宾展示由其团队设计的机械臂。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研究, 人工智能
科大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 领航人工智能创新
为响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力发展人工智能(AI)为关键产业的策略,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正式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Von Neumann Institute),整合具身智能、生成式AI及先进超级运算等技术,推动跨学科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以迎接AI世代。 冯诺依曼研究院以著名电脑科学家、人称「电脑之父」的约翰·冯·诺依曼命名,其开创的「冯诺伊曼架构」,对当今的AI演算法影响深远。研究院将由计算机视觉与AI领域知名专家、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独角兽企业思谋集团创始人贾佳亚教授领导,凭借科大在AI领域的坚实基础,以及贾教授广泛的产业网络,研究院将致力于构建完整的AI生态系统,加强产学研合作,并通过中学拓展计划,培育新一代AI人才。 Vonnex机械人展现AI突破 出席研究院开幕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匈牙利驻香港总领事柯泰安 (Dr. Pál Kertész)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以及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等。其中,贾教授团队研发的AI机械人Vonnex更参与揭幕仪式,展现了其流畅的操作与多模态感知系统,并能同时处理视觉、触觉和声音等资讯,彰显机械人技术的潜能。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致开幕辞中表示:「特区政府相信人工智能蕴藏巨大的潜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I+』策略,将AI融入各行各业。冯诺依曼研究院汇聚了科大、思谋集团及港投公司等多方人才与资源,集合卓越的学术水平、坚实的基础研究、丰富的业界经验,更拥有庞大的企业与投资者网络。我们期望研究院能成为开拓AI应用场景与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平台,为香港不断发展的创科生态系统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作出贡献。」
质量领域「诺贝尔」:科大宗福季教授荣膺2025年休哈特奖章
新闻
质量领域「诺贝尔」:科大宗福季教授荣膺2025年休哈特奖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讲座教授、科大(广州)数据科学与分析学域及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讲座教授宗福季,近日荣获2025年美国质量学会(ASQ)「休哈特奖章」(Shewhart Medal)。 该奖项被誉为「质量领域诺贝尔奖」,以表彰宗教授在统计过程控制、先进技术及学术领导力方面开创性的贡献。自1948年该奖项设立以来,宗教授是极少数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之一。 「休哈特奖章」,以统计质量控制之父沃尔特‧A‧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命名,旨在表彰在现代质量控制与改进领域中作出卓越技术贡献和具有领导能力的学术翘楚。宗教授于2025年5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2025年美国质量协会(ASQ)质量与改进世界大会上获颁此荣誉。大会颁奖词高度评价其「在统计过程控制先进技术的开创性贡献,大幅提升企业界工业系统质量,并展现了卓越的学术领导力及人才培养的影响力。」 卓越传承 「休哈特奖章」历届得主包括W. Edwards Deming、George Box、Stuart Hunter、John Tukey、石川馨及田口玄一等多位质量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此次获奖彰显了宗教授在质量工程领域和工业大数据分析方面的重大贡献及影响力。
HKUST and Shanghai SSCI Sign Strateg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香港科技大学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投)举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协同探索双方在基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 签约仪式上,科大内地事务处主任施天艺博士与上海国投党委委员、副总裁陆雯女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上海国投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先生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沪港两地机构互动,进一步深化合作。科大将依托自身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平台优势,推动两地企业拓展市场,助力上海企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通过香港寻找海外新商机。同时,上海国投将积极支持科大生态企业和创新技术团队开拓上海市场,融入国内供应链和创新链,促进沪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在具体合作方面,双方将围绕创新创业论坛、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展开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通过共同建立科研成果发掘、对接、转化机制,增强针对早期科创产业投融资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双方产业集聚发展。此外,双方还将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大在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的合作模式,为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科大与上海国投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推动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发展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推出《净零排放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此为香港高等教育界中,首份采用多管齐下策略的综合行动纲领,旨在推动于2045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愿景。科大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发电收益,共投放3,000万港元资金,进一步推动减碳研究,并于校园应用各项创新减碳方案。 经过广泛咨询后,科大订立进取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包括在2035年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并于2045年实现全面净零排放1 。事实上,科大自2014年推出首份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以来,已成功减少34%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是次推出的《行动计划》奠下成功的基础。 科大《行动计划》最重要一环,乃推出《净零建筑标准》,为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订立严格设计和运营指引,相关规定更超越香港最高的绿色建筑认证要求。其中,预计于2025年落成的李家诚创科大楼将成为本港隐含碳最低的建筑之一,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低于500公斤,较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非住宅建筑基准低30%。2 此外,科大承诺在未来八年投放3,000万港元,以「生活实验室」模式,于校园内应用崭新减碳意念与方案。这笔资金有部分来自大学参与「上网电价」计划所带来的收入,科大校园设有2.5兆瓦太阳能光伏系统,为本港大専院校最大规模的同类型发电系统。 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表示:「面对气候变化议题,各大学均需展现其领袖风范,为此重要议题贡献力量。科大的《净零排放行动计划》涵盖大学运作的不同层面,正正彰显了科大上下一心,致力以创新思维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期望,透过订立更具挑战性的减碳计划,不仅体现科大对推动创新落地方案的决心,还可激发合作伙伴、业界及政府对此议题作出更深入的讨论,携手应对此一挑战。」
科大取錄傑出運動員 收生達歷年之冠
新闻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及联系, 教与学, 体育
从赛场到校园:科大取录精英运动员人数创历年之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年透过「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援及入学计划」(SALSA)计划,取录了超过11名杰出香港运动员,人数创历年来最高。科大今日举办欢迎典礼,特别邀请到一众杰出学生运动员新生、香港体育学院代表、运动员的教练、中学校长、老师及家人等出席,一同庆祝各精英运动员即将展开人生新一页,并祝愿他们在学业和运动上的发展都能再创高峰。 11名杰出运动员将于今年九月入读科大,涵盖桌球、剑击、赛艇、棒球、花样滑冰、拯溺、帆船和田径等项目,当中包括: 赛艇运动员 林新栋 工商管理学课程 美式桌球运动员 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