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日益沉迷于使用移动应用程序,但他们对这些程序如何影响个人隐私似乎认识不足,直至近日全球各地发生多宗泄密事件,个人隐私才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许佳龙教授及郭世豪教授将于席上剖析移动应用程序带来的隐私问题,讲解他人读取手机数据的方法、解释手机储存哪些数据,以及应用程序的普及如何广泛影响或损害个人隐私。嘉宾讲者亦将分析移动应用程序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并就政府的应对和使用政策作出建议。
请在此浏览有关分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再创佳绩,于今日公布的2026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跃居亚洲第六,雄踞全港第二。科大的发展稳步向前,与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建构「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宏观规划同轨并进。科大在推动创新跨学科教育、拓展国际视野,以及构建充满活力的尖端研究及具变革性学习环境方面,成绩斐然,备受国际肯定。
科大在国际化及声誉方面表现卓越,多项关键指标均十分出色,充分体现了大学致力建立多元包容、紧扣国际的学术社群,以及在支持香港发展为领先国际教育枢纽中所担当的角色。
在研究成果方面,科大于首尔举行的QS亚太高等教育峰会上获颁极具声望的「研究探索大奖」。此殊荣旨在表彰在研究质量及学术影响力表现卓越的院校,尤其嘉许其在顶级期刊发表的成果,以及获专利引用的研究产出——展现了学术研究成果在科技创新与商业领域的扎实落地。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量子棒发光二极管(QR-LED)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为红色QR-LED创下了破纪录的高效率水平。 这项创新有望彻底改变下一代显示与照明技术,为智能手机和电视用户带来更生动、更优质的视觉体验。
发光二极管(LED)早于数十年前已应用于电子产品,直至近年量子材料出现,催生出量子点LED(QD-LED)和量子棒LED(QR-LED)。 与目前主流的LED技术相比,QD-LED能够提供更高的色纯度(颜色鲜艳程度)和亮度。 然而,光取出效率是主要障碍,因为它为外部量子效率(EQE)设定了根本性的上限,从而阻碍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QR-LED所采用的量子棒是一种细长形的纳米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 通过改良设计,可优化光的发射方向,从而提高光取出效率。 然而,QR-LED面临两大技术挑战:一是材料在吸收光子后,其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即发射和吸收光子数量的比率)较低; 二是薄膜质量较差,容易引起漏电流现象。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追上发展创科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列车。 为此,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跨学科学院联同媒体智能研究中心今天举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与文化共创高端论坛」,汇聚逾三十位政府官员、学者、传媒界、商界和文化界专家等,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与文化共创路径,携手打造未来治理新图景。
同场举行的科大「媒体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标志着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媒体创新领域迈向新里程。 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媒体创新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成为科大跨学科创新研究的重要枢纽,展现大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治理、媒体、文化、教育、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决心,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