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研究与创新

香港科大科学家揭示中国人群遗传风险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关键影响

03 良好健康与福祉
#医学研究
#研究及科技
research team

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主任叶玉如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团队揭示,TREM2 H157Y基因变异显著增加中国人群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而此遗传变异所带来的致病风险,与目前已知最强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APOE-ε4相近,能使临床病情快速恶化,并造成更严重的神经退化。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本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淑雯女士(前排左二)及区淑惠医生(前排右二); 科大生命科学部研究教授傅洁瑜教授(前排左一); HKCeND首席医疗官莫健英医生(前排右一); HKCeND首席科学家叶翠芬博士(后排左三); 科大生命科学部研究助理教授王晓怡教授(后排右三); 以及科大生命科学部博士后研究员江源冰博士(后排左一)。 

Prof. Nancy Ip (center) and the co-first authors of the research paper, Ms. Jackie Tsui Shuk-Man (right) and Dr. Danise M. Au (left), present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at today’s press conference.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中)与两位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淑雯女士(右)及区淑惠医生(左)今日于记者会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A group photo of the key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team and collaborator Prof. Timothy KWOK (third left),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Faculty of Medicine.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与研究合作伙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郭志锐教授(左三)合照。 

Prof. Nancy Ip shares th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of the research during the press conference.

叶玉如教授于记者会上分享是次研究的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揭示,作为中国人相对多发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TREM2 H157Y变异,与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带有此遗传变异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疾病进展。

研究团队揭示,作为中国人相对多发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TREM2 H157Y变异,与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带有此遗传变异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疾病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名为TREM2 H157Y的遗传变异会显著增加中国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研究发现,此遗传变异所带来的致病风险,与目前已知最强的阿尔茨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APOE-ε4相近,能使病情迅速恶化和带来更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这项研究是该领域首个针对中国人群多发的阿尔茨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TREM2 H157Y遗传变异所进行深入的家族临床个案研究。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对疾病监测和病人照顾影响深远。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 TREM2 H157Y 遗传变异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增加相关。

  • 大约每 200 名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就有一人携带 TREM2 H157Y 遗传变异。

  • 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患者的临床病情恶化更迅速。

  • 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病理影响。

  • TREM2 H157Y遗传变异携带者的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了特定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凸显其在监测疾病进程及制定个人化疾病管理策略方面的应用潜力。

目前在中国内地,大约有1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预计至2050年,患者人数将飙升至5000万人。遗传因素占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病风险的60至80%,当中APOE基因是主要研究焦点,其次是TREM2基因。这两种遗传风险基因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普及率和风险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最常被研究的TREM2 遗传变异R47H在欧洲人群中多发,但在中国人群却并不常见。由于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症基因研究均以欧洲人群为主,因此针对不同族群进行此类研究至关重要。

为填补此研究缺口,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建立了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的生物样本库(HKCeND Biobank),收集和整合了中国人群的临床数据、神经影像及多组学数据,成为研究TREM2 H157Y等中国人群多发遗传因子的关键资源,意义重大。

这项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研究由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InnoHK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团队完成。

是次研究带来了多项新发现。临床个案研究显示,与非携带者相比,同时带有TREM2 H157Y遗传变异及APOE-ε4风险因子的患者,在早期阶段临床病情恶化速度更高。认知评估、神经影像学及阿尔茨海默症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其认知功能衰退更显著、神经退行性病变更严重,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更为严重。此外,血液蛋白质谱分析揭示了这些患者的免疫、血管及骨骼相关生理进程出现异常改变,这凸显了利用血液生物标志物来研究遗传风险因子如何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病理的潜力,为揭示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机制和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全新视角。

叶教授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证实TREM2 H157Y遗传变异与更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症病理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TREM2 H157Y遗传变异在中国人群的普及率凸显了针对中国人群进行基因研究的重要性。」她补充说明:「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及时干预和个人化疾病管理提供了关键资讯。我们的研究有赖公众参与,以及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希望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更佳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获多个机构支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旗下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研究资助局、创新及科技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地区联合实验室辖下的脑科学联合实验室支持。临床个案研究则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及威尔斯亲王医院的郭志锐教授合作完成。
 

关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致力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及具影响力的知识转移。科大着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跨学科的教学,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个科目跻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全球排名第17位,蝉联本地大学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一直位处全球首30名以内,反映毕业生极具竞争力。在研究及创业创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新的「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直至2025年7月,科大成员共创立了逾1,900间至今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7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

关于InnoHK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InnoHK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获香港特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计划的支持。中心利用前沿科学的力量,研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创新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中心以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教授带领的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与伦敦大学学院和史丹福大学建立了跨院校的科研合作。中心汇聚神经科学、干细胞生物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共同推动跨学科的尖端研究,目标是以科技突破和革新来造福全球社群。

传媒查询:

环球事务及传讯处公共及新闻事务组

电邮:media@ust.hk

注册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学的最新动态、活动和突破。